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福音真理 > 基督教要义

第三卷:基督徒生活的总结:自我否定

基督徒生活的总结:自我否定基督教之自我否定和弃绝世界的哲学:我们不属自己,乃属神(1—3) 1.我们是属神的,并不是自己的主人

虽然神的律法是行事为人最完美的准则,然而,我们天上的教师却喜悦以更有效的方式操练他的百姓过圣洁的生活。这方式最主要的原则是,信徒要“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罗12∶1)。这就是神要求我们对他的敬拜,这也是神对信徒劝勉的根基:“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叫你们察验何为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罗12∶2)最主要的是,我们被分别为圣并将自己献与神,好使我们之后的思想、言语、行为都能将荣耀归给神。因任何已分别为圣的事物,若用在不洁的事上必定大大冒犯神。

我们既然不属自己(参阅林前6∶19)而属主,那么我们就知道当避免的是怎样的错误,也知道我们一切活动的目标是什么。

我们不属自己,我们的理智或意志都不可决定自己的计划和行为;我们不属自己,我们因此不当寻求出于肉体私欲的目标;我们不属自己,我们当尽量忘记自己和自己的一切。

相反地,我们属神,我们因此要为他而活并为他而死;我们属神,我们当让神的智慧和旨意决定和管理我们一切的行为;我们属神,我们的一生都当将神当作我们唯一的目标并向这目标迈进(罗14∶8;参阅林前6∶19)。人在被教导他不属自己之后,若将管理的权柄从自己的理智中夺去并将之交给神,这是多么大的长进!因既然照自己的喜好而活会最为有效地把我们带向毁灭,那么,走向得救之最安全的办法是完全不靠自己的聪明和意志,而只顺从神的带领。

那么,做基督徒的第一个步骤就是人要离弃自己,好使自己能用一切的才能服侍神。我所说的“服侍”不单是人对神真道的顺服,也是人心灵的转向,在倒空肉体的欲念之后,完全听从神的灵。虽然这是使人进入永生的开端,但所有的哲学家对这种变化完全无知,保罗称这变化为“心意更新”(弗4∶23)。哲学家们完全将人的理性当作管理人唯一的原则,且认为人不应当听别的声音,总之,人应当完全照自己的理性行事为人。然而,基督教的哲学却吩咐人的理性降服于圣灵的引领,使人不再是自己活,乃是基督在他里面活并统治他(加2∶20)。

2.因将自己献给神而自我否定

第二个步骤就是我们不再寻求自己的事,而是寻求神的旨意和一切将荣耀归给他的事。这也能证明人有极大的长进,即当人几乎忘记自己,并切实地控制自我关注,而尽量忠心专注于神和他的诫命。因当圣经吩咐我们放下自我关注时,这吩咐不只是要从我们的心里除去对物质、权威和人喜悦我们的渴望,也根除人的野心和一切被恭维的私欲,以及其他更隐秘的罪。因此,基督徒必须从心里深深感受到他的一生所在乎的唯有神自己。如此,他既已将自己所有的交给神来管理,同样也会将自己一切的计划交给神。因人若学会将自己一切的计划交在神手中,他同时也会避免许多的虚妄思想。这就是基督在他的门徒刚开始服侍他时所吩咐他们的自我否定(参阅太16∶24)。这决定一旦占据信徒的心,他就不会给骄傲、自大、虚伪、贪婪、私欲、淫荡、做娈童,或其他自爱所导致的罪(参阅提后3∶2—5)留地步。另一方面,人若没有自我否定,他若不是无耻地犯最污秽的罪,或看来有任何的美德,这所谓的美德也会被自我荣耀所玷污。我向诸位挑战,找出一个没有照神的吩咐否定自己而仍能善待他人的人。因为一切不否定自己的人追求美德唯一的动机是为了别人对自己的称赞。那些最强烈主张人应当为了美德本身而追求美德的哲学家们充满了傲慢,显然他们追求美德唯一的动机就是要放纵自己的骄傲。然而,神痛恨那些寻求别人称赞的人和狂傲的人,他甚至宣告他们在今世已得了他们自己的赏赐(太6∶2、5、16),也说娼妓和税吏比他们更接近神的国(太21∶31)。然而,我们还没有清楚地解释,不否定自己的人若想追求正直的生活会遭遇多少和多大的障碍。有人曾经正确地说过:“人心隐藏一整个世界的邪恶。”而唯一的补救之法就是否定自己并不再在乎自己,同时全心全意地追求神吩咐我们的一切,且单单因这是神所喜悦的而追求它们。

3.《提多书》2章所教导的自我否定

在另一处经文中,保罗虽然简要却更清楚地描述讨神喜悦的有序生活的各部分:“因为神救众人的恩典已经显明出来,教训我们除去不敬虔的心和世俗的情欲,在今世自守、公义、敬虔度日,等候所盼望的福,并等候至大的神和我们救主耶稣基督的荣耀显现。他为我们舍了自己,要赎我们脱离一切罪恶,又洁净我们,特作自己的子民,热心为善。”(多2∶11—14)因为当神赏赐我们重生的恩典,使我们能真心地敬拜他时,他同时除掉拦阻我们的两个主要障碍,即我们与生俱来的不敬虔(我们的本性所极为倾向的)和世俗的情欲(其范围更大)。而且保罗所说的不敬虔不只是指迷信,也包括一切拦阻我们热心敬畏神的事。世俗的情欲与肉体的私欲是一样的(参阅约一2∶16;弗2∶3;彼后2∶18;加5∶16;等等),当保罗吩咐我们要除去自己一切的私欲,并否定我们的理性和意志时,也包括吩咐我们遵守律法两块石版上的诫命。保罗将我们生活的一切的行为局限于三个部分:自守、公义、敬虔。自守无疑指的是贞洁和节制,并正当和节省地使用物质,以及在贫困中忍耐。公义包括我们对别人一切所当尽的本分,凡人所当得的就给他(参阅罗13∶7)。最后是敬虔,即离弃世俗的罪孽,以便过一个与神联合的圣洁生活。当这三个特征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时,就使我们成为完全的人。但在我们离弃了属血气的理智并勒住了自己的私欲,甚至弃绝这些私欲之后,没有比服侍神和我们的弟兄,并在这污秽的世上默想天堂的生活更困难的。所以,保罗为了我们避免落入任何世俗的陷阱,就提醒我们思考那幸福永生的盼望,也告诉我们自己的劳苦必不归于徒然(参阅帖前3∶5)。因就如基督从前一次降世救赎我们,同样地,他将再来收取这救赎的果子。保罗在此的教导驱除了一切迷惑我们并拦阻我们渴慕天上荣耀的诱惑。事实上,他教导我们在地上当做客旅,免得至终丧失我们在天上的产业。

自我否定的原则与我们跟别人彼此的关系(4—7) 4.自我否定使我们对他人有正确的心态

以上的教导告诉我们,自我否定一方面在乎我们与人的关系,另一方面(也是主要的方面)在乎我们与神的关系。

当圣经吩咐我们要看别人比自己强(腓2∶3),并诚实、全心全意地善待他人时(参阅罗12∶10),除非我们与生俱来的想法先改变,否则我们就无法遵守。因为我们盲目、不由自主地爱自己,甚至我们每一个人都以为有极好的理由以自己为傲并轻看别人。若神赏赐我们任何的恩赐,我们很容易就会依靠这恩赐并视之为自己的,因此骄傲到极点。我们在他人面前掩饰那些最缠扰我们的罪,而在心里奉承自己,假装这些恶行是无关紧要的,甚至有时将它们当作美德。若别人也拥有我们自己所自夸的美德,或有比我们所自夸更好的美德,我们就藐视这些恩赐,免得承认别人比我们强。若别人有缺点,我们不会只满足于刻薄地指责他,我们甚至可恶地夸大其词。我们悖逆到每一个人都自认自己与众不同,深盼能高过万人,并傲慢、野蛮地对待每一个人,或至少看不起他们。穷人降服于富有的人;村夫俗子降服于贵族;仆人降服于主人;没有学问的降服于有学问的,但没有一个人在自己的心里不认为自己是最伟大的。

这样,每个人因如此奉承自己,所以在心中怀着一个国度。他既然将自己的优点视为出于自己,就斥责别人的人格和道德。若与别人发生冲突,他心里的恶毒就爆发出来。许多人,只要一切过得很顺利,表面上还是会表现出某种程度的温和。然而,究竟有多少人在被烦扰或刺激时能保持这样的节制呢?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要将这好争竞和自爱的致命毒害从心里根除,而且唯有神的真道才能将之根除。因圣经教导我们,当记住神赐给我们的才能并不属于自己,而是神白白的恩赐,而当我们开始以这些恩赐为傲时,就证明我们的忘恩负义。保罗问:“使你与人不同的是谁呢?你有什么不是领受的呢?若是领受的,为何自夸,仿佛不是领受的呢?”(林前4∶7)

我们应当持续不断地省察自己的过错,使自己常常谦卑下来。如此,我们的心里就不会有任何叫我们自高自大的,反而会有极好的理由自卑。另一方面,圣经也同样吩咐我们当珍视神在别人身上的恩赐并尊荣这些人,因我们若夺去神赐给别人的尊荣,就落入巨大的邪恶中。神的话也教导我们不可计算人的恶,这并不是说要接受或喜欢这些恶行,而是说我们不应当斥责我们所应当善待和尊荣的人。如此,不管我们遇到什么人,我们不但会尊重他,也会善待他并将他视为自己的朋友。获得一颗温柔的心只有一个方法:从心里感到自己的卑微并尊敬别人。

5.自我否定使我们能帮助自己的邻舍

当我们想要帮助邻舍时,尽这本分是很艰难的!除非你能忘记自己,并在某种程度上离弃自己,否则你将一无所得。因除非你否定自己并服侍别人,否则你如何能如保罗所说出于爱心善待别人呢?保罗说:“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林前13∶4—5 p.)若这是神对我们唯一的要求——不求自己的益处——这就与我们与生俱来的本性有极大的冲突,因我们既然生来就唯独爱自己,这趋向不太可能让我们为了照顾别人的需要而忽略自己和自己的财产,或甘心乐意地将我们的一切送给别人。然而,圣经牵着我们的手,引领我们不求自己的益处。圣经告诉我们,神赐给我们的一切福分并将其托付我们都伴随着这个条件:我们要用这一切的福分使整个教会获益。因此,合法地使用这一切福分在于慷慨、仁慈地将它们与别人分享。最好的准则和最有效的守则劝勉就是,神教导我们,他赐给我们一切恩赐并将其托付我们,条件是我们用这些恩赐使邻舍获益(参阅彼前4∶10)。

圣经也进一步地教导说,这些恩赐就如身体的能力(林前12∶12及以下)。没有任何身上肢体的力量是为了自己单独的使用,各肢体的力量都是为了众肢体的使用。并且这肢体的力量能使整个身体获益,也唯有这时肢体才能获益。同样地,敬虔的人也应当尽他所能帮助他的弟兄,并将造就教会视为自己的益处。这应当作为我们慷慨和善待别人的原则:神赐给我们一切,我们负责用这一切来帮助邻舍,神也将在审判之日要求我们向他交账。此外,好的管家必须是满有爱心的管家。我们这样做不但使我们对别人热心的帮助与自己的利益联合,也是更看重别人的利益超过自己的利益。

为了防止我们仍不明白这是神赏赐我们管理一切恩赐的原则,神在古时也将这原则运用在他赐给人最小的恩赐上。那时神吩咐以色列人将初熟的果子献给他,证明除非是先献给神,否则神不允许人享受任何他所赏赐的恩赐(出23∶19;参阅22∶29,Vg.)。若只有将神给我们的恩赐亲手奉献给神之后,这些恩赐才被分别为圣,那么若没有献给神,任何的使用都算是滥用。然而,你也不要以为你向神献上自己的财产会使神获益,既然你的慷慨无法使神获益,你就必须如先知所言,对信徒慷慨(诗16∶2—3)。e圣经也将施舍与圣洁的祭做比较,表示施舍对应神在旧约里所吩咐的献祭(来13∶16)。

6.爱邻舍不是看邻舍是否应得,乃是仰望神而行

此外,为了避免在行善上丧志(加6∶9),我们当提醒读者保罗所说的另一句话:“爱是恒久忍耐……不轻易发怒。”(林前13∶4—5)若没有留意这劝勉,我们必定立刻在行善上丧志。神毫无例外地吩咐众人“不可忘记行善”(来13∶16),然而,若以人有多少功德来评判,大多数人都不值得人向他们行善。圣经对此的教导给我们很大的帮助。它教导我们不要考虑人本身所应得的,乃要思考神在众人身上的形象,因我们欠神一切的尊荣和爱。但神要我们特别留意信徒一家的人身上神的形象(加6∶10),因基督的灵在他们身上已经更新了这形象。因此,不管你遇到什么样需要帮助的人,你都没有任何的理由拒绝帮助他。你或许会说“他是陌生人”,但神已在他身上刻上你应当很熟悉的记号,e因同样的缘故,神也禁止你恨恶自己的骨肉(赛58∶7,Vg.)。b你不能说:“他是可恶、无用的人。”因为神喜悦这人带着他光荣的形象。你若说你没有因他曾经服侍你而欠他什么,但神却将他摆在你眼前,好让你在他身上因神赐给你的一切福分还清你所欠他的债。你若说他本身不值得你任何帮助,然而他身上神的形象,却值得你付出你自己和一切的财产。他若不但不值得你任何的帮助,甚至以不公义的行为和咒诅激怒你,这也不是你拒绝用行为爱他的正当理由(太6∶14,18∶35;路17∶3)。你或许会说:“他所应得的与爱截然不同。”然而,神所应得的是什么呢?神吩咐你原谅这人对你一切的冒犯,也要你视这些冒犯的代价为神自己已经付出的。显然,我们若想成就这困难甚至与我们的本性相反的事,即爱那些恨恶我们的人,以善报恶、以祝福报辱骂(太5∶44),只有一个方法。这方法就是要记住,神不要我们考虑人对我们的恶意,而是要在他们身上看到神的形象,这样的考虑将使我们不再记念他们的过犯,而且这形象的光荣和威严将会吸引我们去爱和拥抱他们。

7.主要的是意图,并非外在的表现!

如此,我们只有在尽爱的本分时,才能治死自己的肉体。仅仅履行各项爱的责任并不等于尽爱的本分,尽管各项责任他都尽到了;唯有出于真诚的爱心去履行爱的责任,才是尽爱的本分。因或许有人在外表的确在尽他一切爱人的责任,内心却离真正爱人如己的距离仍旧遥远。因有人希望被视为慷慨,但他们高傲的表情或傲慢的言语就证明他们的慷慨是可憎恶的。而且在这悲惨、不幸的时代中,大多数人在施舍的时候怀着轻看他人的心态。这样的败坏连在异教徒的身上也应是不被容许的。但就基督徒而论,在尽本分时,神对我们的要求比和颜悦色和言语友善更高。首先,基督徒应当站在需要帮助之人的立场上,可怜他人的困境就如是自己所经历和担当的一样,好让自己能出于怜悯和仁慈的心态帮助他,就像帮助自己一样。

抱着这种心态帮助弟兄的人必不会以傲慢或斥责别人的态度玷污自己的行为。此外,在施舍时,他也不会看不起需要他帮助的弟兄,或之后将他视为欠他债的人。这与身体因某一个肢体生病,而其他的肢体为了叫它复原必须更吃力而斥责它,或将它视为对其他肢体的亏欠,因他无法回报这样的协助,是一样不合理的。我们并不认为在身体上所有的肢体都彼此分担责任是不合理的,我们反而认为肢体与肢体彼此间的协助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天性,拒绝这样的互助才是完全不合理的。而且一个人若在某事上已经尽了他的本分,他也不会以为他不再有责任了,就如富人常常在捐钱之后,就把责任推给别人,仿佛这事已经与他无关了。每一个人都应当在心里承认他从神所领受的丰盛不过使他欠他邻舍的债,且他应当在善待他人时,不限制自己给多少,反而随时预备奉献自己所有的,唯一限制自己的原则是爱的原则。

在我们与神关系中自我否定的原则(8—10) 8.在神面前的自我否定:顺服神的旨意!

我们现在要更详细地重述自我否定的主要部分,即在神面前的自我否定。关于这主题,我们已经在前面说过许多,无须在此重复。我们在这里只要证明,在神面前,自我否定如何使我们有公平和宽容的心。

首先,不管为了今生的顺利还是平安,圣经吩咐我们将自己和我们所有的一切交托给神,顺服神的旨意,也吩咐我们制伏自己心里一切的渴望。我们贪爱钱财和荣誉,追求权力,积累财富,收集各种奢侈浮华之物。我们的私欲膨胀,我们的欲生天边。另一方面,我们非常害怕并厌恶贫穷和卑微的光景!我们甚至不顾一切地想脱离这样的景况。由此可见,照自己的计划行事为人的人心里何等不安。我们看见他们灵巧地奋斗,甚至到疲乏的地步,以达到他们的野心或贪婪的目标,避免贫困和卑微的景况。

为了逃避这一切的陷阱,敬虔的人必须行走在我们所劝勉的路上,我们首先劝他们不要渴望、期待、思考在神的祝福之外有任何兴旺的方式。他们当平静、安稳地仰赖神自己的祝福。因为人在追求荣誉和财富上,无论肉体看起来多么自足,它不是靠自己的努力,就是靠人情,而毫无疑问,这一切是毫无价值的;而且,在神的祝福之外,不管我们有多殷勤、多灵巧,都无法使我们得任何益处。相反地,唯独拥有神祝福的人才能突破一切的障碍,并至终获得快乐和美好的结局;其次,我们虽然在神的祝福之外能获得某种程度的荣誉和财富(就如我们天天看到不敬虔的人发大财和大得荣誉),然而,既然神所咒诅的人得不到丝毫的快乐,人若没有神的祝福,所获得的一切至终将成为自己的不幸。我们千万不要渴望那使人更悲惨之物。

9.唯独依靠神的祝福

因此,若我们相信获得兴旺和快乐完全在于神的祝福,并相信在神的祝福之外只有痛苦和灾难等候我们,我们就不应当贪心地为财富和荣誉卖力——不管我们所依靠的是自己的机智、努力、关系,还是心里所幻想的财富——我们反而应当时时刻刻仰望神,倚靠神带领我们到他为我们所安排的结局。如此,我们就不会迫不及待地以邪恶、诡计或贪婪抓住财富,获得人的荣耀,而同时伤害自己的邻舍,我们反而会只追求那些不至于引领我们离开真道的事。

难道我们能在欺哄、抢夺和其他邪恶的诡计当中期待神的祝福吗?既然神只祝福那心里纯洁、行为正直的人,所以寻求这祝福的人必要离弃一切的恶念和败坏的行为。如此,神的缰绳将勒住我们,免得我们过度地渴望发财或追求世俗的尊荣。有人居然无耻地相信神会帮助他获取真道所禁止的事物!我们千万不要以为神会祝福他的话语所咒诅的事物!最后,我们若倚靠神的祝福,当事情不是照我们所喜悦和盼望的发生时,我们仍不会厌烦自己的景况或失去耐心。因我们晓得这是在埋怨神。因一切的财富和贫困、卑贱和光荣都是神照自己的旨意分配给人的。综上所述,唯有依靠神祝福的人,既不会以邪恶的诡计追求一般人所疯狂贪求的,因他晓得这些事情对他无益;同时,当事情很顺利时,他也不会将称赞归于自己的殷勤、努力或好运。他反而会承认这是出于神,而将一切所应得的称赞归给他。同时,若当其他的人事事顺利,他自己反而没有进步,甚至退步时,他仍会以平衡和节制的心在这卑微的景况中忍耐,其心态胜过不敬虔之人对没完全达到自己所期待之成功时的心态。因他心里拥有某种慰藉,使他能平心静气地行事为人,甚至超过一切最富有或地位最高的人。因他相信神为他安排的一切是使他得救最好的方法。e圣经告诉我们,大卫就是存这样的心态;当他跟从神并将自己交托给神,让神带领的时候,他在表明自己就如刚断奶的婴儿一样,并说重大和测不透的事他也不敢行(诗131∶1—2)。

10.自我否定帮助我们在患难中忍耐

就敬虔之人而论,我们以上所说的平安和忍耐不只是发生在他生命中的某些方面,而是包括他今生所遭遇的万事。因此,唯有那将自己完全交给神,甚至让神管理他生命各部分的人,才是真正否定自己的人。拥有这样心态的人,不管遭遇何事,必不视自己为可悲之人或恶意地向神埋怨他的景况。我们只要想到我们可能遭遇的许多不幸之事,就会发现拥有这样的心态是何等的必要。各种不同的逆境不断地威胁我们,有时遭瘟疫,有时遇战争,有时冰雹损害我们的五谷,破坏一整年的一切希望,使我们落入贫困的景况中;我们的妻子、父母、儿女、邻舍被死亡夺去;我们的房子失火。一般人因这类的光景就咒诅自己的生命,憎恶自己的出生,责怪天、咒骂神,并亵渎地指控神不公平和残忍。然而,在这一切的逆境中,信徒必须仍然仰望神的慈爱和他父亲般的宽容。如此,当他的亲人一个一个地被夺去,使他落入孤单,甚至在这样的光景下,他也不会停止颂赞神,反而会这样思考:无论如何,那祝福我家庭之神的恩典不会离弃我。或若他的五谷被霜冻、冰雹所摧毁,面临饥荒的威胁,他也不至于绝望或埋怨神,反而仍旧坚定地信靠他(参阅诗78∶47):“这样,你的民,你草场的羊,要称谢你。”(诗79∶13)因此,即使在贫困中,神必供应我们一切所需要的饮食。信徒若患病,就连在这时候他也不会被这极大的痛苦击垮到不耐烦和埋怨神的地步,他反而因思想神在管教中的公义和温柔而提醒自己当忍耐到底。总之,不管他遭遇何事,因他确信这是神所预定的,就仍抱着平安和感恩的心,免得悖逆地抗拒神的命令,这命令是出自他之前全然交托之主的权威。

基督徒要特别远离异教徒愚昧和可恶之自我安慰的方式;在遭受患难时,他们将这一切归于命运。他们认为向命运发怒是极其愚昧的,因命运是盲目的,伤害好人也伤害坏人。相反地,敬虔的原则是,唯有神是命运的主宰,他的手赐给人顺境或逆境,而且神并非盲目地对待人,而是公义地赐给人顺境或逆境。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