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信徒中发生的第一件严重病例为豪威尔带来新的挑战。这病例发生在一位妇女身上,她因烧伤而恶化成肺病。医生宣布救治无望,大家都认定她不久于人世。可是有一天晚上,她忽然清醒过来,告诉她的朋友说,那伟大的医生——救主已晓谕她,她将痊愈。
翌日早上她派人找豪威尔过去,请问他是否得到主任何启示。他回答说:「没有」。因为在那个时候,圣灵还未曾教导他做任何医病的祷告。其后的三天晚上情况依然相同,但他安慰她说他一定会为她祷告。
又过了一夜,当他在主面前安静等候时,圣灵对他说他可以开始为她祷告了,并以民数记12章13节摩西所做的祷告来启示他:「上帝啊,求祢医治他。」以及他非常熟悉的约翰福音15章7节:「你们若常在我里面…… 祈求就给你们成就。」当那女人知道主已赐下话语时,她获得极大的鼓舞,同时全城的人都体会到,这是他们另一次信心的考验。
三个步骤虽然他已经准备好要与上帝有更亲密的联合,但豪威尔承认在他进入「在主里」这样的时刻时,他心中仍有些恐惧。过去为顺服所付出的代价已很可观,如今要进入另一层更高的属灵地位,实在不知道还有什么事情会发生。最初没有人告诉他这种情况会延续多久,而他祷告等候了是是有六个月之久。最后他说从此以后他每日都要经历「顺服」、「在主里」、「与主相通」的步骤。
在继续祷告后,有两件事不住地出现在他的思维中。一开始马太福音8章17节的经文抓住他的心:「祂代替我们的软弱,担当我们的疾病。」使他第一次明了救主奉献自己成为赎罪祭,不仅使我们的罪得到赦免,并且使罪和堕落带来的后果全部清除。既然他「为我们受了咒诅」,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继续背负这个咒诅造成的结果?
因为他相信基督已用自己的身体在十字架上背负了我们的罪,所以豪威尔总是能教罪人从罪恶的捆绑中择放出来,得着自由。但是,他想,主既然也担当了我们的疾病,我们为什么不能自由自在地奉祂的名医治病人?为什么我们不能脱离疾病的辖制?他认为不能医病就不能使主的荣耀获得彰显,因此他愿意不计任何代价以证明疾病的权势仍不能超越救赎的功效。
在第二个阶段,也就是进入「在主里」的那段时间,他比从前更多了解到:圣灵是属神的代祷者。圣灵在世上工作的一部分就是「照着上帝的旨意替圣徒祈求……用说不出来的叹息,替我们祷告……。」(罗8章26、27 )主向祂仆人启示的真理中,非常重要也越来越明显的一项就是:圣灵只能借着祂内住的圣徒来祷告,而这个圣徒的身体必然已成为神的殿。圣灵代祷的工作一定要在这样的前提下才能开展,没有妥协的余地。
豪威尔早已明白圣灵常在他身上用说不出的叹息,为镇上那些贫乏和痛苦的人代祷,例如威尔贝特瑞和那些流浪汉也常常教导他学习顺服主的呼召。但是,要为一位肺病患者代祷又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呢?作为一位代祷者,他必须亲身体验他代祷的那位所遭受的痛苦,甚至代那位承受。他知道一位久卧病床的肺病患者已没有正常的家庭生活可言,只能局促地生活在一个小房间中,过去所有使他愉悦的事物、他的兴趣都与他隔绝了。因此,这个「在主里」的阶段,豪威尔被圣灵深深地提醒,要他经历他人的痛苦。于是,他不再只是为这位罹患肺病的女人祷告,甚至似乎世界上所有肺病患者和有类似病痛的人所背负的苦痛都落在他身上。
在豪威尔献身的心志尚未确定之前,主给他的试炼还不算多,但是在进入更高的属灵阶段之后,主就让他也染上疾病,因为只有当他真正患了肺病,他才知道如何为一位肺病患者祈祷。他的祷告不再是空泛的想象,而是真实的需求。果然在冒险照顾一位肺病患者一段时间之后,他也感染了肺病。不止如此,以后在他的代祷生涯中,他每次为一个人代祷,那个人所遭遇的就会同样在他身上发生,使他的生活几乎和那人一样。
他终于明白代祷的真谛,也领受到如此甘心受苦所带来的恩典。他希望主让那位女人康复,回到她的家庭和子女身边。他总是快乐地描绘这个案例得胜后的蓝图,盼望主以后能释放更多患病的人。
那个月里,主不仅让豪威尔或得前述的启示,祂也以神奇的方法帮助那个妇女。他们很穷,常常不能供应她所想要的各种食物;但是,每次她特别想要某样东西时,一定会有人捧着那样东西走进病房内。每夜豪威尔和同工们都会来和她一起祷告,倾听她的祷词和感谢,见她像小孩一样地快乐欢笑。那地区的人渐渐都知道他们在为她祷告,她的医生说她不是靠她的肺活着,乃是靠祷告而活。
受难节前一天的晚上,她对朋友们说她觉得自己越来越虚弱,就要离世了。豪威尔不肯接受她的说法,鼓励她不要在这么多个月的代祷下失去信心。整个小镇的人都听说她快痊愈了,他实在无法在此时想到祷告的结果却是失败。但是她坚持说她快死了。
豪威尔在回家的路上,反复思想她的话,心中十分沮丧。那一刻真是灰暗,他说:「不仅外面黑暗,里面更黑暗。」他试着找出他的属灵地位。到底他「在主里」的生活有什么缺失?他每一天、每一刻都活在主里,圣灵可以为他做见证。「那么她不应该会 死。」他对主说。可是答案却出乎意料:「你的代祷是为一个肺病病人所做的,现在死亡要临到了。如果她要被带往天家,今夜你就以她的处境接受死亡这个事实吧!」
替朋友死他曾真诚地献上自己以取代她的肺病患者身分,但他却没有办法接受肺病的结局是提早死亡这个事实。主要他做的,只是要他照过去的承诺甘心代替这女人的地位,即使她要被主接去。现在死亡转眼就临到,主的一句话便不住在心头浮现——「人为朋友舍命,人的爱心没有比这个大的。」(约十五章13)但是此刻毫无爱的热光,只有一片黑暗。
使他舍不得与这世界分离的并不是感情上的原因,乃是他宣教的工作,他所爱的灵魂和他相信圣灵为他所做未来的计划。要他此时抛下这一切,冷静地面对肉体和灵魂的分离,实在非常地为难。
他说:「那夜真是糟透了,因为我已无法面对上帝的慈颜。我第一次没有祷告就上床睡了,心中暗自决定在代祷生涯中不再前进,也绝不告诉任何人这次的失败。那一夜我十分自责,后悔开始这样的生活。我想,如果我单单过一个信心的生活而不要去碰触那有关医治的事,情况应该会好得多。
翌日清晨我起床后,既不想去工作,也不能跪下祈祷,因为我不能面对圣灵,祂似乎变成一个陌生人了。然后我去看一位也在为那妇女祷告的朋友,像往常一样,见面第一句话就是:『她怎样了?』接着朋友又问:「你在主里的最后一阶段进行得如何了?」一听到他这样问,我便流下了泪水,坦承我已失败,无法继续。这种痛苦的光景尤甚于以色列人出埃及之前,在当地所经历的黑暗之灾。
那天晚上圣灵再度向我说话,那段话使我毕生难忘。圣灵的声音何等甜美!祂说『你不明白昨天我给你的是一项特权。』『特权?』『是的,我已将你列于众圣徒之中。』刹那间,彷佛眼中的鳞片掉落下来,我看见在圣城中那些为主殉道的众圣徒组成的荣耀军队,这些圣徒都是主己寻找千年的人。主曾为他们死,他们也同样为主死。一个殉道的圣徒甘愿为主的缘故提早结束他的生命,而不止是为尽一项义务而死去。如今主昭示我,我要成为这些殉道圣徒之一。了悟这个道理之后,我真怕昨夜的不甘愿顺服会使我失去获得这项特权的机会。我求主原谅我,并对主说我乐意照祂的旨意行。我准备好要踏入死亡之门,没想到死亡却没有发生!原来主已为我们啜饮这苦杯,『那苦杯,已被爱尝尽,如今我福杯满溢。』霎时我发现我已度过先前的难关,来到另一个境地。」
带着看到荣耀异象的欢欣,豪威尔奔跑了两哩路去到那患病的妇女家中,把刚才发生的事告诉她。他将大家召唤来,要大家一起祷告,求主在此时此地完成这项交易治愈她,并在当晚将他提到荣耀里。他相信那天并不是凑巧碰到是受难节,而是主有意要在主甘心受死的同一天把他取去。许多人都伤心地哭了,那妇女拒绝做这样的祷告。
次夜他再去看她的时候,他立刻知道有奇妙的事发生了。她的脸像天使一样散发着光辉,并要大家都到她的床前倾听她的叙述。她说本来她听到豪威尔的说法时不愿意接受,因为对她个人和对邻近许多乡镇来说,他都像是他们的父亲一样。所以她在床上跪下祈祷说:「主啊,我不想获得医治,请祢千万不要让任何人为我的病转移到他身上而祷告,他对祢比我有用得多,我不愿意用他这个代价换取我的生命。」当她如此祈求的时候,她也同样见着了主面,于是忘情地赞美救主。房里充满了主的荣光,她继续祷告了一整夜。
豪威尔说:「接下来的那一个星期真像活在地上的天堂一样,我们没有祷告,因为根本不需要祈祷,我们只是安静地等候上帝的旨意完成。蒙召去填补人神之间的鸿沟,并直接进入荣耀里,比留在地上做一点点的传道工作来得更吸引人。三个月来我每天都期待自己被接升天,主也容许我这样子等待,让我不是凭暂时的血气冲动去做这个决定。我盼望与上帝同在,一首诗歌真实地浮现在眼前:『那儿的街道铺满了精纯的黄金,太阳永不再落下。』」
活的殉道者又过了三个月,主突然间召她回天家。那是在一个星期六的早晨,当豪威尔正忙于工作时,有人来通知他说需要他立刻过去。但在他抵达前,她已经过世了。他坐在她屋内和上帝沟通了一个小时之久,他说:「屋里还有别人,但我却感觉我是单独与上帝同在。祂告诉我虽然祂接纳我的代祷,但祂并不要现在就取去我的生命,却要把我当成一个『活的殉道者』来使用。我以前从来没有听过这样的说法,但祂让我明了:要是我向祂要求的权利比一个死去的人拥有的更多,我那代祷者的职份就会被剥夺。
到目前为止,我所经历的医治工作算是失败了,我一句抗辩的话都没得说。整个地区的人都知道我在为那位妇女求获医治,现在这件代祷的工作失败了,也成为众所周知的事情。这种反应与我们预期的那种荣耀情景完全不同。就在我好不容易回过神来,准备接受这个事实的时候,一位信徒进来了。她说在那位姊妹走之前,曾留了个字条给我,说道:『告诉豪威尔和其他的人,我不能再等他们了,救主已来接我,我想要跟祂去了。告诉他们我会再回来与他们相会。』 (帖前章14 )然后她向大家挥挥手,一一道别,便去与主见面了。
在宣道生涯中,这位在耶稣里睡了的人给我们的荣耀见证,使这次『失败』成为世上最甜美的一件事。在丧礼中,第一个考验来了。有上百的人来参加丧礼,这些人都听说过她的事情,尤其是我们对她施以信仰的医治这件事。主持丧礼的牧师在那时对我们这个工作并没有多少同情心。他打开圣经约伯记13章1至5节,读道:『这一切我都见过,我尔都听过,而且明白。……你们是编造谎言的,都是无用的医生。惟愿你们全然不作声,这就算为你们的智慧。』他站在坟墓的一边,我站在另外一边,这种站法正显现出我们对立的情形。我听见他的话语,但我充耳不闻,丝毫不为所动。接着主引导我向民众述说这位妇女在我们到此地展开的传道工作前的生活片断,以及她信主后生命的改变。这种生命改变的明证就是她已胜过死亡,死亡的毒钩已被呑灭。我娓娓陈述她所说关于主亲自来接她回天家的见证,说到她如何地甘心离去及向周围的人道别的情形。我对众人说,你们可曾听说有人快死了,还向身边每个人挥手再见,好像她只是要出外去旅行一样?众人听见我这一番话,都兴奋地唱起赞美诗来。天门似乎霎时大开,得胜的感觉令信徒们不禁扬起手来挥舞着手绢,连原来伤心哀悼的人也都加入了这个行列。在那个时候,我忽然觉得那位牧师很可怜,他没想到哀伤的坟墓竟然变成了天堂的大门,而从那次的丧礼开始,我们传道的生命也得到一次重生。
后来圣灵才启示我们,何以这个案例是这么地重要,因为,血肉之躯不能承受上帝的国。在这个前提下,一个人不是先有必死的决心,并且死去,主就无法自由地使用他去作工。先有死亡,才有复活。就像头生的及初熟的果子都要献给主,这第一次以祷告医病的案例,以及这种代祷所结的第一个果子,属于主自己,且须献在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