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第17讲:罗马书(二)
文字(字幕整理):第17讲:罗马书(二)
上集我们其实没有讲完《罗马书》,现在我要把它讲完。我谈到罗马教会内部的一些问题,犹太人和外邦人的关系紧张,这是整卷书信的关键。
保罗从头到尾都在设法解决这个问题,他举出各种教义和想法来处理,但是主要是为了解决犹太人和外邦人之间的紧张关系。旧约时代的犹太人和外邦人,有严重的对立关系,在圣殿中有一道高墙,隔开外邦人院和内院,墙上还贴着告示说:“外邦人止步”。保罗有一次被捕,就是因为有人诬告他带了外邦人进入内院。他在肉体上并没有带外邦人进入内院,但是在属灵上有20年的时间不断这么做,因为他在《以弗所书》二章中说:中间那隔断的墙已经拆毁,犹太人和外邦人可以一同进入圣所。这是保罗一直在传讲的信息,最后被人诬告说他带外邦人进入内院。所以耶路撒冷发生暴动的时候,保罗就遭到逮捕。
这是保罗很关切的一件事,罗马教会的犹太人和外邦人,他们都相信耶稣,可是却彼此对立。保罗说:你们都是罪人,不论是犹太人或外邦人都因信称义,你们都因信成为亚伯拉罕的后裔,你们之间没有差别,奉劝你们外邦人别再放纵,犹太人也别再死守律法主义。
第八章谈到圣灵的自由。九到十一章则谈到犹太人的历史,他们的过去、现在还有未来。他说:我告诉你们一个奥秘,将来有一天犹太人会全部归回。很棒的一个奥秘,当然他们需要见到耶稣才行,当犹太人见到耶稣的时候,就会顿悟到他们从前所犯的错。
至于罗马书实际应用的部分,在第十二章到第十六章中,在谈行为问题。但是保罗他只谈到对犹太人和外邦人的关系所造成的紧张的行为。
什么行为会造成双方关系紧张呢?就是食物。饮食是第一件明显的事,因为犹太人对饮食有严格的规定。所以保罗提到拜过偶像的食物,他谈到这个问题,犹太基督徒认为不能吃拜过偶像的食物,但外邦基督徒却不以为意。
他又谈到每个星期都有一个特别的日子,他要解决双方之间的紧张关系,外邦基督徒没有守星期天的规定,很多守星期天的规定十分奇怪,其实星期天并不是安息日,在星期天敬拜上帝是因为那是上帝造天地后第八天,是创造周之后的第一天,星期天是上帝工作周的第一天,我们不是在纪念上帝休息,否则应该在星期六作礼拜,我们是在纪念祂重回工作岗位,这正是祂在复活主日所作的,重新创造整个宇宙。但是头一次施行创造的六天之中,是先造天地,最后才造人;而这次则是先造新人,最后再造新天新地。这是在创造周之后,所以星期天是所有基督徒最忙的一天,星期天不是休息的日子,而是上帝最忙的日子,星期天比其它日子,有更多人得到新生命。圣灵是在星期天浇灌下来,所以星期天是基督徒庆祝的日子。
初代教会不在星期天休息,有300年的时间。基督徒不能在早上十一点和晚上六点半作礼拜,因为传统的规定是不能改变的,他们必须要在清晨一大早的4点、5点或是晚上9点、10点作礼拜,因为犹太基督徒他们只休星期六,而外邦人则照罗马人的规定每十天休息一天,不是每七天休息一天。而奴隶根本就没有任何休息日,初代基督徒大多是奴隶,所以有300年的时间无法在星期天作礼拜。
教会中有犹太人和外邦人的时候,那种紧张的关系可想而知,犹太人守他们特别的日子星期六,外邦人则没有守特别的日子。保罗说:这是个人的决定,不管做什么,都要为主做,如果有人想守特别的日子,这是可以的,只要是为主守的就行了;如果有人要为主守每一天,这也可以,一点都没有问题,不要互相论断。他说只是个人心里要意见坚定。
今天也有类似的问题,我们同样需要变通,不要规定别人一定得怎么做。上帝感动你去做一件事情,并不表示你可以规定别人也要这么做,除非是《圣经》上针对所有基督徒有清楚的教导。但是有很多规定其实并不是出于《圣经》,我们必须学习如何和平共处。所以保罗在处理双方之间的紧张关系,甚至连书信最后都在一直讲这个问题。
教会中如果有犹太人和外邦人,关系就会紧张,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犹太基督徒教会,你知道吗?伦敦现在有弥赛亚教会,他们曾经邀请我担任长老,我说:我觉得很荣幸,你们竟然邀请外邦人到你们教会担任长老,但是我告诉他们:我目前的事奉非常忙碌,不可能接下这个责任,可是我要谢谢你们的邀请,为什么想找我呢?他们说:我们不希望教会里只有犹太会友。我觉得这样做很好,就算在星期六作礼拜也没关系,因为没有任何规定一定得要在星期天作礼拜。
讲到安息日,君士坦丁大帝信主以后,就订定基督教为国教,我认为这对基督教很不好,可是有人却认为很好,突然间人人都得当基督徒,所有的商店星期天都得关门,星期天大家都得休息,这样基督徒就可以睡懒觉了。如果我们回到从前的做法,在清晨四点和晚上十点作礼拜,很快就会看出,谁是真正的基督徒,很快就可以甩掉只做礼拜的基督徒。
所以保罗在信上一直谈到罗马许多基督徒,他说:罗马许多基督徒,他们在当时非常艰难的社会情况下,要为基督而活。加上教会内部的犹太人和外邦人关系紧张,了解了这个情况之后,我们再来读《罗马书》,就会明白这才是关键。
好了,各位,接下来要谈《罗马书》本身的信息,只剩半小时,我应该讲什么呢?你要去读,你要去读,一再地读这卷书,很多人花时间读《罗马书》,他们获益无穷,但是我可以提示几件事。
来看几个重要的词汇。也许你没有注意到,读《圣经》的时候要是没有注意到上帝这个词,实在很不好。是不是很奇怪,常常会跳过,因为对这个词太熟悉了,但是上帝这个词是关键,出现的次数最多,总共有153次之多,平均每隔46节经文就会出现上帝一词。如果你喜欢玩数字,可以算算看,但那是关键,重点是在上帝,你们是上帝的子民,不论犹太人或外邦人都是上帝的子民,你们教会的焦点是上帝。如果把“基督”和“主”的出现次数加在一起则是第二高,我告诉各位,我是这样加的,“基督”65次、“主”43次,两个加在一起108次,那会变成出现第二高的词。出现次数第三高的词,很有意思的是“律法”这个词。《圣经》有一些书卷的关键,在于某个词的出现次数,由此可见重点所在,有的时候会误导,但是通常是一个不错的指标。“律法”这个词频频出现,保罗不断谈到律法,因为犹太人把律法主义带回来,他必须阻止这股风气,回来主导教会。如果全教会都是犹太人,要怎么守安息日和饮食规定都可以,但是现在教会大多是外邦人,犹太人重新回来加入教会,在守律法方面就必须谨慎行事,不要想把外邦人变成犹太人。
“罪”这个词也出现很多次,有一个老掉牙的故事说:某一个教会来了一个新牧师,会友听完讲道回家之后,家人问他:牧师讲了些什么?他回答说:牧师讲到罪,牧师说他反对罪。没错,各位,我们是应该反对罪,保罗他也反对罪,“罪”这个字一再出现,但是他不只是讲到罗马城的罪,而是谈到基督徒当中的罪。他说:不管是基督徒或者是非基督徒犯的罪,上帝都反对,祂必须审判。这一点一定要明白。
我来归纳一下,请各位听我归纳。基督徒是因信称义,但是将来会因行为而受审判,因为行为是信心所结出的果子,所以基督徒犯罪是很严重的事。这一点很重要,保罗很强调这件事,虽然他写信的对象是基督徒。
下一个常出现的词是“信心”,这个词我们谈得很多。再来是“义”,等一下多谈一点。“信心”这个词出现40次,他们原是在罪上联合,如今在信心上联合,他们因信成为亚伯拉罕的后裔。再接下来的这个关键字是“义”,下面的这个重要的字是“义”,尤其是上帝的义。
你知道马丁路德怎么信主的吗?他原先十分痛恨“上帝的义”这个词,这个词令他恐惧。有一天他在外面遇到暴风雨,有一棵树遭到雷击,而他就在那棵树旁边,他仆倒在地上,想到上帝的义,他心想:我要下地狱了。他觉得上帝的义实在很可怕,那是纯净的,是圣洁的,上帝的义会把我们打入地狱。后来有一天他醒悟到“上帝的义”这个词,是指上帝要把祂的义赐给我们,上帝祂不要独享这义,然后用这义来审判我们,祂要跟我们分享。福音就是关乎上帝公义的好消息,上帝要将祂的公义赐给我们,重点就在这里。
但是外邦人和犹太人都有一个问题,当然问题很不一样,不一样的地方在,外邦人的问题是不义,而犹太人的问题是自以为义。我不知道哪一种人比较难信主,其实我知道,我知道好人比坏人更难进天国,自以为义的人很难进天国。
我记得我有一次受邀到浸信会妇女联盟去讲道,我面对那样的团体不太自在,觉得像但以理掉进狮子坑。有一位身材高大有礼貌的女士来问我,她说:“你是今天下午的讲员吗?”我说:“对。”“那你要讲什么主题呢?”我说:“恩典。”她说:“听起来不错。”然后我就上台去讲道了。我说:我要告诉各位,恩典有两个层面的含义:第一,恩典就是做坏事不见得会让你进不了天国。在场每个女士都对我报以微笑,她们喜欢听这个,听起来很棒。第二,恩典就是做好事也不见得会进天国。她们一听,立刻拉长脸,她们不喜欢听这个。我说:这就是恩典的含意。等到我讲完道以后,主席到我的面前,她来找我,她问:“难道我做过的善事全都白费了吗?”我说:“对接受帮助的人来说并没有白费,但是对你个人没有帮助。”她说:“那我没有听错。”她再也没有跟我说过话,而且再也没有邀请我去讲道了。
上帝的义会让人感到不舒服,因为那义要求你为自己的善行悔改。可惜大多数人听到悔改,只会想到自己的恶行,其实不然,最难的是为自己的善行悔改。为自己的善行悔改并不容易,保罗说他将自己的义看作是粪土;先知以赛亚也一样,先知以赛亚,他的比喻比较适合形容妇女,而保罗的比喻,则比较适合形容男人。以赛亚说:人自己的义就像沾染经血的秽布。这种东西你可不想让人看见。《圣经》上说你的义可能是拦阻你得到上帝公义的最大障碍。
目前英国的监狱内正经历一波属灵的复兴,这你知道吗?上帝在我们英国的监狱里大大动工,衪要从监狱中兴起传福音的人。各位想想,全国各地都是吃过牢饭的传道人,很叫人兴奋,对不对?我有一个朋友,他信主以后,为过去曾经犯下的一项罪行去向警察自首,结果他上了法院,但是因为是自首,法官从轻量刑判了他两个月。他就入狱服刑,在里面传福音,大家都叫他“主教”,两个月后他必须离开他训练的门徒,于是他又去自首承认另外一项罪行,再度入狱服刑。他对我说:全英国的布道家,只有我获得英国女王的全额资助。如今他是全国知名的布道家,你们应该都听过他的名子。由此可知,犯错的人要进天国,真的容易多了。另外我记得,曾经有一个加拿大全国电视台的老板,他没有想清楚就对我说,他可以让我在节目中,自由地畅谈20分钟。我说:我要谈上帝的国度。他一听,脸就拉长了,他说:我们是靠广告吃饭,必须有观众才行。我说:我就是要谈这个,这是我最喜欢谈的主题,也是耶稣最喜欢的主题。他说:好吧。于是我就对着镜头讲了20分钟上帝的国度,摄影棚里面有电话让观众打电话进来,第一通电话打来是一个女人,她说:你好,我是个妓女。她说她在多伦多市的扬街卖淫。她说:我刚刚看了你的节目,我想问你一个问题。我问她:什么问题?她说:我想知道怎么才能进天国?我问她:你为什么想进天国?她说:我想认真面对自己的人生。我说:哈利路亚,我传讲的福音是对的。因为如果好人喜欢你的信息,你讲的福音一定不对,如果坏人喜欢你的信息,你就讲对了。了解吗?
福音就是上帝把祂的义给我们,不必靠自己去成就义,可以在基督里得到这义,这是好消息,不是吗?但是对那些做义工的人来说却是坏消息,那些投入扶轮社等等慈善工作的人,他们很难接受福音,因为他们做过很多的善事。真正的悔改会转离恶行,可是也会转离善行。我很少听到传道人传讲要为善行悔改,但是善行是拦阻人进入天国的最大障碍,因为善行会让你觉得自己很好。我很少在祷告中听到人向上帝求怜悯,这实在很可悲,因为上帝充满怜悯,只要你向祂求,祂就会给你,这样的祷告必蒙应允。但是人都要等到下场悲惨了,才会求上帝怜悯,我们通常只会向上帝求指引和赐福,因为不觉得自己坏到需要上帝的怜悯,但是当上帝听到人祷告说:主啊!求你怜悯我这个罪人。天国的门就打开了,祂无法抵挡这种祷告,因为祂充满怜悯。
《罗马书》从头到尾都提到“怜悯”,上帝渴望赐给我们祂的公义。祂说:从我这里拿一些义去吧,你自己的义永远都不够。所以在传讲公义的福音的时候,外邦人的问题是不义,他们需要渴望公义,才会想要接受基督;但是犹太人的问题是有太多的义,他们自以为是好人。所以保罗谈到这两个问题,他说:救赎是一个过程。我前面谈到回收男人和女人的时候,你们都笑了,我现在比较常用回收来解释救赎,因为别人比较容易懂。
和“救赎”一词最接近的是“废物利用”,不是“安全”。我发现有很多人只想要安全,福音的重点不是给人安全,而是如何废物利用,如何回收,如何从拉圾坑中把人抢救出来,重新回收,重新让上帝使用。回收的过程必须要花时间,我不喜欢别人跟我说:上周主日我们有7个人得救。我会告诉他:这7个人只是刚刚踏上得救之路,得救是一个过程,我还没有完全得救。但是我对美国南方黑人牧师的祷告深有同感,他说:主啊,我只是一个半成品,我离将来完工的样子还有一段距离,但是赞美主,我不再是从前的我。换句话说,我仍在得救的路上。新约圣经中的“得救”一词,有三种动词词态,我们已蒙拯救,目前正在得救的路上,将来必要完全得救。在我们的圣经《希伯来书》中说到,耶稣会再来,拯救那些等候祂的人。所以祂会来拯救我,我还没有完全得救,你们肉眼所看见的我,还没有完全得救,我将来会有新的身体。《圣经》说:我将来会回到33岁的样子,对60几岁的人来说,真的迫不及待要回到33岁,这是好消息。在座的年轻人似乎没兴趣,没关系,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人,觉得是好消息,在座有几个白头发的人,我应该并不是年纪最大的,这是好消息。但是我的身体尚未得到救赎,我身上有一些部分,还没有得救。
我遇到过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有一个人第一次来到我们吉尔福的教会,我知道那是他第一次来,他住的地方离我们不远,我想顺便开车送他回家。会后他上了我的车,我载他回家,我问他觉得那场聚会如何,是不是第一次来到我们的教会,他说:对啊。我问他觉得那场聚会怎么样?他说:还好。我问他:你觉得讲道怎么样?他说:你刚才说耶稣救你脱离你的罪。我说:没错,是这样,所以祂叫耶稣。他说:请告诉我,祂救你脱离了哪些罪。哇,这个问题真难回答,我很惭愧地承认,我所想到的第一个罪其实还没有完全脱离。上帝透过一个非基督徒对我说:是你不让我救你。
各位,耶稣不只是来给我们一张进天国的门票,不只是饶恕我们的过去,祂是来拯救我们,祂不只是来救我们脱离地狱,更是来救我们脱离自己的罪;并且除去世人的罪,让世人重生。有多少人可以告诉我,你已经从你的罪中被救出来?你正走在得救的路上,这是一个过程。
接下来我们要来看一看保罗在信上提到的几个词,但是他没有用下面三个词,这是神学家使用的词。我来说明一下,你如果看到才会晓得是什么意思,你如果读《罗马书》的注释,会看到这三个词:称义、成圣和得荣耀。我很不喜欢这些词,这些是拉丁英文字,拉丁英文字都很长,多音节而且抽象,我不喜欢。所以好的传道人会用白话英文,白话英文说:血、泪、辛苦和汗水。拉丁英文则说:牺牲、痛苦、劬劳和汗水。各位,你们觉得上面哪种用词比较容易懂呢?马流汗、男人流汗、女人流汗,各有不同的词汇来形容。
下面的这三个词是源自拉丁文,我们来看看。首先是称义,我知道新几内亚有一个英语圣经译本,在座有人去过新几内亚对不对?我不知道你们坐在哪里,这个英语圣经译本其实并不好,我对“称义”这个词毫无感觉,但是他们把“称义”这个词翻译成“上帝说那个人没事了”,很棒对不对?你们整张脸都亮了起来,因为翻译得真好,对不对?上帝说那个人已经没事了,不管别人怎么说他,他在我的册子上已经没事了。称义就是这个意思,很美的福分,但这只是得救的第一步,却能救我们脱离罪的刑罚,这刑罚就是与神的关系破裂。上帝说:你没事了,你是我的孩子。世上其它的宗教都说,只要行善就可以与神和好;但是基督教说,上帝先说你已经没事了。
我认识一个来自英国北部的人,那个人是那个地方的一家少年感化院的院长,在感化院里有一个男孩,他一直感化不了,他软硬兼施,试尽了一切办法,可是却都徒劳无功。那个男孩十分叛逆,有一天我这个朋友把男孩叫进办公室说:我已经试尽一切办法要感化你,我只剩下最后一个办法,但需要先得到你的同意才行。他说:我要收养你作我的儿子,我要你姓我的姓,如果你再惹事生非的话,被玷污的就是我的姓,我要你离开这个感化院,来住我家。男孩抬起头看他,他问男孩:你同意吗?男孩说好。如果我说那个男孩从此改过自新,那我就是在说谎,但是他从那个时候开始,确实是想要改过自新了,所以上帝先让我们称义,再让我们成圣。祂说:我们先除掉罪的刑罚,你已经被我收养成为一家人,从现在起,被玷污的是我的名,你离开感化院,离开律法,进入恩典,被收养,这是救赎的起点。很多人以为走到这一步,就已得到完全的救赎,其实没有,这只是走到正确的起点。
接下来得救的第二部分是成圣。脱离罪的刑罚以后,破裂的关系恢复了,如今脱离罪的权势,不再受罪的辖制。成圣跟称义一样需要信心,我们因信称义,也因信成圣,不必靠自己成圣,但是需要不断信靠,时时刻刻信靠,将来有一天,会走完全程得到荣耀,永远摆脱罪的试探。活在这种世界多好,没有不能做的事,没有试探,你能想象那种情景吗?没有不能做的事,简直就是天堂嘛,天堂本来就是这样。神学家谈到这义就算归到我们身上,因为我们是藉着信靠基督才会称义,是祂的义遮盖了我们的不义。当我们受洗归入基督,就是披戴基督,如今上帝看我们的时候,只会看到基督,我们被藏在基督里,这义归到我们身上。但是也需要分给我们,不只遮盖我们,还要分给我们,上帝要将祂的义分给我们,而不只是归到我们身上,我们相信的那个当下,这义就归到我们身上。但是上帝也要我们成为义人,当我们走完全程,就会站在荣耀里,看见上帝的本相,上帝要我们因为信祂而成为义人。
各位,所以保罗用救赎的主题,帮助犹太人与外邦人和好。
最后我们来看看《罗马书》的大纲,我不能再详谈了,要花太多时间,只能大略地介绍一下。
《罗马书》可以清楚的分成信心、盼望、还有爱这三个主题。新约圣经作者一再提到这三种美德,尤其是《彼得前书》。但是头四章都在讲信心,接着第五章出现一个新词“盼望”,仰望未来。信心是看过去,看上帝在基督里的作为,盼望是仰望未来,看上帝将有什么作为,不只在外邦人身上,也在犹太人身上动工。接着十二到十六章出现了第三个字——“爱”,关心目前的景况,然后付诸行动。
下面这张大纲会吓到写笔记的人?各位觉得怎么样?各位,我已经尽力的想出了这个最简单的大纲,我可以告诉你们,我还有一个更长更详细的大纲,但是我不敢把它拿出来,因为我们剩下的时间不多了。
但是接下来我要讲一下罗马书的架构,让你们有一个整体的概念。我比较喜欢用分项的方式,来分析我所要讲的内容,我习惯上先分成大项,每个大项再分小项,有的时候会分好几层,像是A大项第一点,下面再分几个小项,再分几个小点,这种划分子项的方式,有助于分析经文的架构,这已经是我所能想出来最简单的大纲了。
所以各位,我们先来看一看开头和结尾的问候。在这里,保罗一开始就谈到了他所要传讲的信息,直接点出他要讲的三位一体神的救赎,这三位一体的神就是上帝、圣子耶稣跟圣灵。然后接下来,保罗在这里,又接着问候了全体对象,就是罗马的基督徒。保罗在结尾的地方,并没有谈到他的信息,而是谈到他传福音的方法,这点我们一定要学会。因为他在《罗马书》十五章说:你们听了我的信息,看见我的生活方式,也亲眼看到神迹奇事,我完全是依靠圣灵的大能,才能清楚地向你们传达福音。他说:我是靠圣灵的大能,才能将福音从耶路撒冷一直传到以利哩古,就是今天的阿尔巴尼亚。他的方法是透过信息、行为和神迹奇事,今天我们说是信息、善行和神迹,有没有注意到信息、行为和神迹奇事,其中两个是用眼睛看,一个是用耳朵听。眼睛看一遍等于耳朶听两遍的效果,眼睛看一遍等于耳朶听两遍,但是眼睛看两遍,耳朶听一遍,是很好的传达方式。人不会等着听福音,却会等着看福音,他们有权利看到福音的果效,我们有责任给他们看,不但要传讲福音,还要显明福音的果效。保罗就是这样,不但传讲福音,还用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神迹奇事来显明他所传讲的福音,我们都应该要效法他。接着他问候了很多人,先问候全体、再问候各人,整章都是问候。
谈过了开头和结尾的问候,现在来看看保罗他三个主要阶段的辩论。在这里每个主要的阶段又分成三个小阶段,这些内容并不是我勉强归纳出来的架构,你读了就会看出这个架构相当地明显。保罗的思路条理分明,一步一步提出他的论点,不晓得他下笔前是不是先拟了像这样的大纲,但是这个大纲跟整个架构吻合。在前面的八章,保罗谈到他向犹太人和外邦人传福音,他总是先向犹太人传福音,再向外邦人传福音,他说:这是我欠世人的债。你有过这种感觉吗?有人问:我们有权利向其它宗教的信徒传福音吗?这不是权利的问题,要知道这是我们欠的债,你必须还债,债才能还清。保罗说:我欠了犹太人和外邦人的债。所以向他们传福音,并不是权利而是义务,我们只是在还债而已,上帝为什么要赐福给你呢?如果你发现治疗癌症的秘方,你有责任告诉每一个病人,你不会问:我有权利告诉大家,这个治癌的秘方吗?你会说:我亏欠他们,我有责任去说。保罗就是欠了福音的债,他福音信息中的中心思想就是“义”,神的义显明在祂对罗马对异教世界,以及对社会的忿怒。上帝这忿怒的证据就是,在世界上可以看到人类贪得无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态,处处可以见到这个现象。人类贪得无厌,还有人与人之间变态的关系,处处可见。上帝对罪的愤怒显明祂的义,基督受死,将这义归给我们,祂承担我们的罪,好叫我们可以得到祂的义。
千万不要忘记了十字架有双重的替代含意,有些人很乐意把自已的罪归给十架上的耶稣,说耶稣已挪走他们身上的罪,但是耶稣这么做,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把义归到我身上。祂本无罪,却代替我们成为罪。为什么?好叫我们不必下地狱吗?不是,好叫我们在祂里面成为上帝的义。这种交易实在太划算了,耶稣说:把你的罪都交给我,我就把我的义给你。祂的义归到我们身上,一旦信靠耶稣为我们死,这义就会归到我们的帐上,实在叫人难以相信。那就是福音,这义是在我们里面完成的,不只是归给我们,还需要在我们里面完成,但这是要靠圣灵的生命才能完成,上帝赐给我们圣灵的大能,好叫我们可以成为义。三位一体的观念再度出现,上帝的愤怒、基督的死和圣灵的生命。信心、盼望和爱,圣父、圣子、圣灵,贯穿了整本圣经。
接着保罗在这里又说到,他说上帝的忿怒临到犯罪的犹太人和外邦人身上,上帝的忿怒临到犹太人的义和外邦人的不义。保罗说:但是基督的死帮助了犹太人和外邦人。他说要追求圣灵的生命,不要追求律法主义或是放纵,要追求圣灵的自由和生命,那样才能够脱离罪与死的恶性循环。
接着在第九到十一章,主题从“义”转到了以色列。保罗再度举出三点,第一,以色列只剩下一群余民,并不是每个犹太人都是真以色列人,但是上帝一直都保留了一群余民,祂保留了七千人,这七千人他们未曾向巴力屈膝。全世界有许多犹太人,上帝一直都保留了一群信靠祂的余民。过去两千年来一直都有犹太基督徒,虽然人数很少。感谢主,犹太基督徒的人数如今成长快速,人数至少有5万,而且还在不断增长,我真是要说:哈利路亚,我们可以预见未来的情况。以色列剩下一群余民,可惜第十章告诉我们,如今他们不断地在抵挡福音,心里刚硬,很难向他们传讲耶稣,一方面是因为过去两千年来的反犹太风气,一方面是因为这违背了他们的自尊和自义,他们越守律法主义,就越难接受耶稣。
有一次我跟一群人去以色列,也许在座有人那次也跟我同行,对不起,我不能讲这个故事,因为时间已经不够了。这里说,未来全以色列都要得救。接着保罗劝他的读者,在他们所居住的罗马城,应该如何注意言行举止,像是要纳税、要为在上位的人祷告等等。
希望这个按章节归纳的大纲,能够帮助你们了解保罗的论述架构。
现在我可以告诉你们,你应该好好地读一读《罗马书》,愿上帝赐福给你,这是新约圣经非常值得研读的一卷书。有些人觉得在即将面对逼迫和监禁的时候,可以把《罗马书》背起来,预备自己去面对那种处境,将这些话藏在心里,好让他们随时跟着你走。这是一卷很长的书信,并不容易懂,而且含意深刻,但是如果仔细研读、从中寻求基督,将会获益无穷,你要查考《圣经》,因为《圣经》是为耶稣做见证。
好,谢谢你们聆听。
图片、表格:第17讲:罗马书(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