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于是各人都回家去了;耶稣却往橄榄山去,
2 清早又回到殿里。众百姓都到他那里去,他就坐下,教训他
们。
3 文士和法利赛人带著一个行淫时被拿的妇人来,叫他站在当中,
4 就对耶稣说:「夫子,这妇人是正行淫之时被拿的。
5 摩西在律法上吩咐我们把这样的妇人用石头打死。你说该把他怎么样呢?」
6 他们说这话,乃试探耶稣,要得着告他的把柄。耶稣却弯着腰,用指头在地上画字。
7 他们还是不住的问他,耶稣就直起腰来,对他们说:「你们中
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他。」
8 于是又弯著腰,用指头在地上画字。
9 他们听见这话,就从老到少,一个一个的都出去了,只剩下耶
稣一人,还有那妇人仍然站在当中。
10 耶稣就直起腰来,对他说:「妇人,那些人在那里呢?没有人定你的罪吗?」
11 他说:「主啊,没有。」耶稣说:「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 从此不要再犯罪了!」
32并要以恩慈相待,存怜悯的心,彼此饶恕,正如神在基督里饶恕了你们一样。
15:7所以,你们要彼此接纳,如同基督接纳你们一样,使荣耀归与神。
13:8凡事都不可亏欠人,惟有彼此相爱要常以为亏欠;因为爱人的,就完全了律法。
3:16主为我们舍命,我们从此就知道何为爱;我们也当为弟兄舍命。
问题讨论
1.请分享幸福的家庭有何特色?不幸福的家庭又有何特色?你认为不幸福的家庭可以改变成为幸福的家庭吗?如何改变?
2.请翻开约翰福音8:1̶11,请列出经文中主要的人物,和事情
发生的时间及地点。
3.请你替本段经文布景,让人一看便知道这段经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你会布怎样的景?请选择其一:学校、市场、法庭、教会、戏院。为何你作以上的选择?
是否法庭的布景最适合?因其内容根本与法院每天出现的情况一样。
请列出经文中之原告、被告、法官以及观众是谁?
为何只有女的被捉?男的为何不被控诉?
4.本来圣殿的用途是什么?当你提及教会,你会联想到什么特色?文士、法利赛人是否知道圣殿设立之目的?为何他们竟用它作法院?
4.1一般人提起「家」的时候,会想到什么特色?
4.2但实际上,大部分家庭是否有以上特色?
5.为何圣殿竟会变成法院,让我们仔细看看其中的原因吧!
5.1文士和法利赛人为何到主耶稣那里去控告那妇人?其动机如何?(v.6)
5.2为何此举可以得着告耶稣的把柄?(试想:主若答:「打死那妇人!」结果会怎样?t他若答:「放了她!」结果又如何?若说:「不知道!」又会怎样?)
5.3你若处于耶稣的景况中,你会怎样回答他们?你能想到有何结果吗?
5.4主耶稣如何回答文士和法利赛人。他到底在地上画些什
么?为什么?主回答后结果如何?为何有这结果?
6.从这段经文中,你能看出一般人对别人的过失持什么态度?对自己所犯的过失又如何处理?
7.主耶稣对罪有何看法?对罪人又有何看法?若你是那妇人,在被主赦免后,你有何感受?
8.请思想主基督如何平息人与人之间的控诉及纠纷,若你家是以基督为主的话,你能想到你们的家会是什么样的景况吗?(参弗
4:32;罗15:7,13:8;约壹3:16)
在讨论中可能有人会问,既然完全没有人能达到主的标准(参太5:22̶24,27̶28,38-44;约壹3:15) ,为何他要将道德标准定得那么高,然后又去定人的罪呢?理由很简单,因为若不跟着他的标准去行,人永远无法享受那「乐园」、「天堂」的境
界。
今天世上有那么多的「好人」(自以为好的人),但为什么社会仍然充斥著各种问题?那些离婚、分居或常有家庭纠纷之成员,难道都是「坏人」吗?因为我们常以自我为中心,彼此的自我中心成了一根刺,很客易刺伤对方。但当我们谦卑下来,愿意放下自我, 以神为中心时,我们就会发觉他的命令并不太难遵守的。求主除去我们的罪(自我中心而不以神为中心),是我们经历天堂实质境界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