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新洁 来源:海淀堂
证道经文:徒15:11 15:28-29
11我们得救乃是因主耶稣的恩,和他们一样,这是我们所信的。”
28因为圣灵和我们定意不将别的重担放在你们身上,惟有几件事是不可少的,29就是禁戒祭偶像的物和血,并勒死的牲畜和奸淫。这几件你们若能自己禁戒不犯就好了。愿你们平安!”
文字内容:
感谢神的恩典,我们今天能聚到神的殿中,再一次思考神的话语。在分享前,我给大家讲一个我一个小小的经历。前几天我在楼下值班的时候,接到一个长途电话。对方说:“你们教会是不是也把圣经卖给坏人?”
亲爱的弟兄姊妹,你们会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我想这个问题他已经思考了很久。后来我与他交谈,了解他对所谓坏人的定义。很多时候,当我们去审视别人的 思想言语时,我们会像审判官一样,似乎非常清楚地知道某人的做法和想法是不讨神喜悦的。藉此,我也在反思自己,在你我的头脑里面,某些时候,对某些人或 事,我们都有着某些固定的看法,我想这些有时可能会影响福音的广传,阻碍我们将神的爱彰显出来。
11月份是感恩月,我们会在这个月思考神的恩典,我们也会把地里的出产带来,以实际行动表达我们对神的感恩之心。当我们思想神对我们的恩典和爱的时 候,我邀请大家与我一起来反思,我们的言语和行为是否与蒙召的恩相称?我们是否可以成为恩典的使者?我们又当如何成为恩典的使者?今天我愿意藉着使徒行传 第15章的经文和大家一起来分享“做恩典的使者”。
以狭隘的思维方式接人待物,不单单是今天的个人或教会所遇到的挑战,也是初期教会所面临的问题。我相信初期教会在解决类似事情的时候,他们的方式方法以及决定会给我们今天带来很多新的启示。
初期教会所面对的挑战,用一个短语来形容那就是——不是恩典的使者。我们刚才所读的启应经文说:“有几个人从犹太下来,教训弟兄们说:‘你们若不按 摩西的规条受割礼,不能得救。’” 我们可以把这句话总结成一个句子的模式,就是“不如何如何,就不能得救”。那么,他们是对哪些人说这些话的呢?使徒行传1章8节告诉我们,耶稣告诉门徒们 说:“但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着能力,并要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玛利亚,直到地极,做我的见证。”这节经文是使徒行传的一个大纲,因为在 接下来的经文当中,圣经告诉我们使徒们怎样在圣灵的充满和带领下,把福音传向耶路撒冷,传向犹太全地,传向撒玛利亚,传向地极,就是传给外邦人的这样的一 个见证。到使徒行传15章的时候,福音已经向外邦拓展了。当时,保罗和他的伙伴们在耶路撒冷,在安提阿教会面对犹太人,他们有了新的挑战。然而,他们为了 真理,勇敢辩护;他们为了福音的拓展和外传,勇敢地为真理而竭力奋斗,开拓了福音事工。
使徒行传15章所记载的这件事情,在教会历史上被成为耶路撒冷大会,因为整个会议辩论的过程发生在耶路撒冷。这个大会为福音的拓展,为今天你我能够得到福 音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讨论外邦人在接受耶稣基督之后,是否还要按照摩西的规条来受割礼,讨论的是如何得救的问题。我相信这不单单是一个外邦人所面 对的问题,也是关系到整个救恩的大问题。因为无论是犹太人,还是外邦人,如果他们相信了耶稣之后,还需要附加任何条件才能得救的话,这是不符合真理的。这 一点,你我今天都非常明白,可是那个时候的犹太人却有着不同的想法。正如打来电话的那一位,我们都知道圣经要卖给所有的人,只要他愿意读,只要他愿意来就 近神。如果我们说我们自认是义人的话,耶稣说:“我来本不是召义人,乃是召罪人。”(太9:13)
我们很容易产生一种观点,就是去比较、批评这些人,说你们怎么有这样的想法呢?可是,当我们仔细去推敲以色列民、犹太人的思想背景和圣经背景,我们会发现,他们有这样的想法并不令人惊讶。
割礼源于何时?就是神在呼召亚伯兰出迦勒底的吾珥的时候,亚伯兰因着信就跟随了神,神与他立约,并赐给他立约的记号就是割礼。然后说,你们所有的男 子,都要受割礼,这就是我与你并你的后裔所立的约。你们所当遵守的,你们都要受割礼,这是我与你们立约的证据。犹太人对割礼情有独钟,割礼成了以色列民族 世世代代的规定,这种观念深入到以色列民的生命当中,深入到他们的生活和文化当中,是他们历世历代所持守的。他们为藉着神与亚伯拉罕所立之约成为神的子民 而感到自豪,他们以所拥有神的儿子的名分、荣耀和诸多的律法礼仪而感到骄傲。
然而,在福音广传到以色列以外的民族的时候,律法主义和犹太传统文化 对犹太教的基督徒产生了影响和束缚。他们实行割礼,因为在历世历代之前是神给他们立约的时候定下的。犹太的民族有非常多的约条和规定。那么,哪些是他们应 该遵守的犹太人心里并不是特别清楚,外邦人的心里可能也不是特别清楚。因此,就产生了这样的一个纷争,犹太人得出“不按照摩西的规条受割礼,就不能得救” 这样一个结论。
这结论到底正确与否呢?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在你个人的生命当中,你有没有被别人说过“不怎么样,你就不能怎么样”?在别人给你传福音的时候,或 是为人父母,你有没有对你的孩子说过这样的话呢?殊不知当我们在说这些话,做这些事的时候,其实我们是在用我们固有的思想和观念来要求别人。这个时候,我 们就成了一个没有恩典的人,我们就成了一个没有慈爱的人。
我们来看一下初期教会是怎样回应这件事的。最开始的时候,保罗和巴拿巴就开始大大地与他们纷争辩论。可是我们会发现,产生矛盾的当事人,怎么纷争, 怎么辩论,都可能辩论不出来一个结果。因为各人都认为自己有理。我们说当矛盾发生的时候,当事人都是非常冲动的,如果一直在那儿纠结下去,是没有办法解决 问题的。所以他们教会就做了一个决定,要派保罗和巴拿巴以及他们本会中的几个人,为所辩论的上耶路撒冷去见长老。这是一个管理学上,甚至是教会在服侍和牧 养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同级出现矛盾时,向上一级反映,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模式。保罗和巴拿巴还有几个同工,就上了耶路撒冷。因为福音是从耶路撒冷传过 来的,所以他们要去耶路撒冷问一问。当他们上耶路撒冷问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彼得、保罗、巴拿巴还有雅各,他们分别非常郑重其事、有理有据地解决了这一件问 题。
我们看一下这个经过, 15章从3节开始,送他们起行开始,一直到21节会议基本解决了,剩下善后的工作,是从22节到33节。可是当我们仔细读的时候,我们发现他们在去耶路撒 冷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并没有那么简单。因为当他们到了耶路撒冷之后,那些法利赛教门的人起来说,必须给外邦人行割礼,吩咐他们遵守摩西的律法。他们遇见 了不同声音的人。圣经上告诉我们,“辩论已经多了”。
首先,我们来看彼得、保罗还有其他人可能并没有说什么话。当辩论多了之后,彼得就开始站起来了,他说诸位弟兄,要停止所有的辩论。要是按照彼得之前 的脾气,可能会立刻拔刀。可是现在我们发现,彼得经历了基督钉十字架的三次不认主之后,经历了耶稣说“你爱我吗?你要喂养我的群羊,照顾我的群羊,牧养我 的群羊”之后,他的脾气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彼得没有因着自己有理就强迫、命令他人。彼得的讨论带领我们回到了使徒行传11章的经文,告诉我们应当回到神的 心意上去,你说你有理,我说我有理,那么我们来看一下神到底是怎样看待这件事情。所以,彼得就回到了神的心意里面,他说神为他们作了见证,赐圣灵给他们, 正如给我们一样,不分他们和我们。他说外邦人和犹太人是一家人,我们在基督里就是一家人,虽然我们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但是我们是一家人。因为 神我们圣灵,也给了给了他们圣灵。他还做了一个信仰上的决定,就是说我们不要试探神,我们不要把我们祖宗所不能负的轭放在他们的颈项上,并总结说:“我们 得救,乃是因主耶稣的恩,和他们一样,这是我们所信的。”(徒15:1:1)
所以当他们争吵,各人有各人的观点和想法的时候,彼得让他们回到神的心意之上,神说,“我愿意万人得救,不愿意一人沉沦”,神说,“你们得救是本乎 恩,也因着信。”所以彼得在这里说因着耶稣基督的恩典,因着他们的相信,他们就可以得救了。保罗接着说在外邦人传福音的过程当中,神是怎样在这些人的生活 中做了巨大的改变。众人都默默无声,倾听保罗和巴拿巴的诉说。彼得说完之后,大家都不再说话了,不再争论了。之后,雅各开口了,他觉得众先知的话也与这个 意思是相和的,就是说他也支持这个观点,他有着圣经的根据。他说,圣经上告诉我们说:“此后,我要回来,重新修造大卫倒塌的帐幕,把那破坏的,重新修造建 立起来;叫剩余的人,就是凡称为我名下的外邦人,都寻求主。”(徒15:16-17)
他们讨论的结果,使我们看到在面对挑战的时候,他们做事的方法,可以总结为四个“不”,还有三个“转向”。
四个“不”就是,第一,不回避问题;第二,不妥协;第三,不威胁;第四,不继续争吵。因为在遇见事情的时候,人们都认为自己是有道理的,所以继续争 吵是没有任何果效的。那么要做什么呢?一转向神的作为,二转向神的旨意,三转向神的话语。正如彼得的描述转向神的作为,正如保罗和巴拿巴的描述转向神的话 语,正如雅各找到的圣经根据。保罗、巴拿巴、彼得和雅各,以及其他竭力为这件事情奔跑的弟兄们,竭力地成为了神恩典的使者,促进了福音的外传。他们做了两 个决定。一个就是信仰的宣告,我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他们做了生活上的指导,他们就是告诉外邦人四件事情:“要禁戒偶像的污秽和奸淫,并勒死的牲畜 和血”。
耶路撒冷大会,不单单促进了当时矛盾的化解,也促使了信仰再一次的宣告。不管是犹太人也好,外邦人也好,都非常地清楚是怎么得救的。通过这次辩论,我相信,犹太人的基督徒和外邦人的基督徒在某些程度上达到了合一。
亲爱的弟兄姊妹,这是圣经对我们的教导,我们自己应该怎样做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使徒的问题已经解决了,我们生活当中还有很多问题,那么我们如何成为恩典的使者呢?我想大家可以分以下几个步骤来走。
第一,界定我没有恩慈的表现,界定我在生活中、信仰上没有恩慈的表现。我有哪些事情是没有恩慈的。昨天我听一个牧师讲道,讲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小故 事。有一天,一个人去了乌干达,在他跟朋友开车要离开那个小地方的时候,他用了一个手势跟路边所有的小朋友都打招呼告别,没想到他第一次打招呼的时候,有 三个小朋友跟着车跑。第二次再打招呼的时候,有五个小朋友跟着这个车跑。第三次再打招呼的时候,有十个小朋友跟着这个车跑,越跑越快。再打招呼的时候,有 三十个小朋友、五十个小朋友跟着这个车跑。他就纳闷了,他说,怎么回事啊?我只是跟他们说一下“嗨”就行了,怎么他们都跟着咱车跑啊?开车的司机是当地的 朋友,告诉他说,“你不知道啊,就你这个手势啊,在美国是“hello”、“你好”的意思, 在我们这儿是“来,跟着我来”的意思。所以所有的小朋友都跟着你来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人,不同的文化,对同样的事情有不同的理解。 各人有各人的理解,那是很常见的事。因为生长的环境不一样,教育背景不一样,人生的经历也不一样,所以常常会导致我们待人接物的时候有不一样的想法和看 见,甚至还会出现极端的现象,或者是有的时候我们的出发点是好的,却可能会给别人带来伤害。
在我们传福音的时候,在我们敬拜的方式、祷告的方式上,对奉献的理解上,在教会中的服侍当中我们都会遇见挑战,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也会遇见挑战 的。举例来说,有一个非常虔诚的基督徒,他每天早上五点钟起来祷告,每天读经,最起码得背一章经文,天天反省、认罪和祷告。这个人带了一个小组,他用这个 方式来要求小组的成员,他说,“我们从今天开始,每天早晨五点钟起床,祷告。你要起来的话,给我发条短信告诉我,我要是收不到你的短信,我就给你打电话。 今天在我们聚会的时候,在平常聚会的时候,我们逐一对付我们这些弟兄和姊妹的软弱。这个星期我选择这个姊妹,你看,听道睡觉,我为你祷告,让你瞌睡的灵赶 出去。每天我们都为你祷告,让你天天认罪,你不认罪的话,我们为你祷告,让你坐立不安。”过了一段时间,他的事情传到我的耳朵里,是因为有一个他小组里的 人受不了了。他说:“哎呀,我真受不了了,这个星期我觉得我活不下去了!因为我一想到天天那么多人为我祷告,说我是个大罪人,我有很多罪没认完。我都认完 了,我怎么觉得我还是很不平安呢?每天两点钟我就睡不着了,因为我很害怕五点钟我起不来,他会说我不是好基督徒。”
这个弟兄,他本身的信仰有没有问题?他的这个习惯有没有问题?五点钟祷告没问题。背一段经文有没有问题?让我们昼夜思想神的话语,默诵背诵神的经文 没有问题。认罪有没有问题?神让我们认罪。可是,我们看他的要求和做法有没有问题。我们不能说他有问题,但是通过他小组的人的反应,我们发现他这样做并没 有给人带来多大的益处,是不是?也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人对敬虔的理解,在不同的生命阶段和不同的生活文化背景之中是不一样的。他刚刚信主,你这么要求他, 那他可能就走了,再也不来了。所以说,我们可以要求自己努力这样做,但是我们不能对别人没有恩慈。
记得我小的时候,每到夏天去教堂,我都得琢磨一下,因为在我们教堂门口有一个非常虔诚的长老,坐在那观看聚会的这些姊妹们的着装,如果你穿了裙子, 他会很厉声地说:“回去,换裤子,不然,不能进教堂。”他这么做可能是为了避免某些姊妹穿得太暴露。可是我们发现,对那些刚刚来到教会的人,对于那些刚刚 信主的人,或者对那些跟他想法不一样的人,就会觉得,这个教会怎么是这样子的?
亲爱的弟兄姊妹,我们一起来界定一下,你我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是这样的人?在我们的教会服侍中,在我们的家庭生活中,在我们跟别人传福音的时候,我们 没有恩慈的表现?我们是耶稣的跟随者,我们是基督徒,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改变我们的思想和想法,对我们自己严格一点,对别人怎么样?爱,是恒久忍耐又有 恩慈。
我们的问题该怎么解决呢?我想就是放下自我,圣经上告诉我们说当我们受洗的那一天,我们就与基督同死、同埋葬;当我们起来的时候,从此活着的不再是 我,乃是基督在我们里面活。这里讲到的同死,不是说你人死了,而是说你的旧我死了,旧我里面包括很多,其中有一个层面就是你固有的思想框架,要求别人的思 想框架你也要放下,因为当你放下的时候,你会发现会有出人意料的果效出现。
前几天我看了一篇文章:向着死而生的自由。作者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举了一个小例子,我觉得很有意思。他讲到在他家附近出现了一个水果店,在经济萧 条的社会市场里面,争着抢着买东西的是很少的,但是这一家水果店每天有很多人在那排队,为什么会出现抢买水果的现象呢?于是他就去了解原因所在,原来这个 水果店的水果非常新鲜,而且非常便宜,因此生意兴隆。我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这家店能在众多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是因为老板放下了自己,放下了自己的部分利 益。水果新鲜品质又很好,成本一定高,但他卖的比别人便宜,说明老板放弃了自己的部分利益,就是我们常说的:舍得。这是很简单的道理,很多商人都知道,但 却舍不得,总是想个人利益最大化,反而失去了生意。
我们基督徒更应该明白这个道理,因为耶稣基督为我们放弃了一切。当我今天唱第55首诗歌的时候,我就在思想神对我的恩典。因着耶稣基督为我们撇弃了 一切,他不是等到你达到某种级别时才拣选你。我们看四福音当中,那些妓女、犯罪的人、有问题的人他们可以安然地来到神的面前。税吏撒该讹诈了别人很多的 钱,可是耶稣到他家里去了。耶稣没有说你把钱都还了之后,我才能到你家里去,不然的话,我不到你家里去。当人们要打死行淫时被捉的妇人时,耶稣说,你们当 中觉得自己没罪的可以先拿石头打她。
今天我们在评判别人的时候,在用我们的标准要求别人的时候,其实我们手里就拿着石头,我们在审判别人。可是,我们真的没有资格去审判别人,唯有耶稣 有审判人的资格。可是,他说:“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从此不要再犯罪了。”(约8:11)耶稣是舍弃了自己,钉死在十字架上,来赢得我们。他不是用哲理 来征服我们,而是用他的爱来征服我们,使我们的石心变成肉心;使我们用我们一点点的爱来回应他。
弟兄姊妹,我们还有什么不能放弃的呢?很多时候,我们为了面子,为了财富,不愿放弃,会为了放弃而痛苦。我也有类似这样的经历,今天我愿意把我的挣扎与大家分享。
我在服侍的过程当中,有一个团队经常会讨论祷告,来研究服侍的方向。绝大部分的人达成共识同,订立了一条规则,可是我们发现在服侍的过程当中,有一 个人根本就不遵守这个规则,他有自己的一套想法和方案。我一想到这件事,心里就堵得慌。这个人怎么这样不遵守这个规则啊?我就想找他谈谈,可是又不好谈, 我不能说“你不听我话,你走吧”。牧师怎么这样呢?我一想到这件事,心里就难受,就不舒服。怎么办呢?我想让别的弟兄姊妹跟他,可是他们说:“我谈不了, 这只能牧师跟他谈。”可是我怎么想都想不出来跟他谈的方法、策略。所以我就祷告:神啊,你让我怎么跟他谈?要不然你让他走吧,以你的大能让他走吧。可是这 个人没走。我就回到圣经,保罗彼得他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不是有三个转向吗?转向神的作为,转向神的旨意,转向神的话语。所以我就祷告,有一天我在祷告的时 候,有一段经文进入到我的脑海里,我开始祷告,寻求神的心意,神就藉着腓立比书1章12-18节向我说话,保罗说:“弟兄们,我愿意你们知道,我所遭遇的 事更是叫福音兴旺;以致我受的捆锁,在御营全军和其余的人中,已经显明是为基督的缘故。并且那在主里的弟兄,多半因我受的捆锁,就笃信不疑,越发放胆传神 的道,无所惧怕。有的传基督是出于嫉妒纷争,也有的是出于好意;这一等是出于爱心,知道我是为辨明福音设立的;那一等传基督是出于结党,并不诚实,意思要 加增我捆锁的苦楚。这有何妨呢?或是假意,或是真心,无论怎样,基督究竟被传开了。为此,我就欢喜,并且还要欢喜。”
亲爱的弟兄姊妹,当我读到这段经文的时候,我的心里真的是非常受谴责,我们看到保罗是什么样的心胸呢?有人传福音是出于假意是出于结党,是出于让保 罗在监狱里多坐两天,可是保罗说什么呀,这又何妨呢?不论是出于什么样的思想,不论是出于什么样的想法,只要有一个目的保罗是知道的,究竟神的福音被传开 了,为此我就欢喜并且还要欢喜。所以每当为这个无法解决的问题难受的时候,这段经文就出在我的脑海里面,无论怎样,究竟福音被传开了,我要欢喜并且还要欢 喜。他不是就和你的想法不一样么,他不是也在做传福音的工作吗?何必抓着不放呢!
弟兄姊妹,这段经文深深触动了我,使我放弃了要和他谈的想法。我也期待我们所有的弟兄姊妹,能够在我们遇见问题的时候,在我们觉得非常难受的时候, 我们回到神那里去,来看一下神的心意如何;当我们明白神的心意的时候,当我们愿意降服下来的时候,我的心就再也不难受了。因为我们的条条框框不重要,我们 的想法不重要,神的想法才是最重要的。因为我们知道基督是因着钉十字架,因着完全的舍弃,因着爱赢得了我们,使我们今天能够成为在他面前站立的人。我们为 什么不能够因着耶稣基督的名,因着他福音的缘故,放下我们自己,放下我们的条条框框,放下我们审视别人的那些想法和作为来赢得别人呢?我期待我们所有的弟 兄姊妹,在我们想批评别人的时候,可以用爱的行动赢得别人,赢得我们的家人,赢得我们的朋友,赢得初次来我们教会的每一个人,赢得这个城市,为基督赢得一 切。愿神祝福大家!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