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讲:以弗所书

视频:第19讲:以弗所书

文字(字幕整理):第19讲:以弗所书

保罗当初写信给腓利门,就趁机会顺便写信给歌罗西教会,但是很奇怪,他在《歌罗西书》这卷书信上说:希望老底嘉和希拉波立的基督徒也要读这封信。显然,住在这个山谷地区的基督徒有同样的问题。   同时保罗又想,我还要再写一封信,来谈论一般性的问题。保罗知道防范信仰掺杂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基督徒该有的信仰和行为清楚的告诉信徒,防范异端最好的方法,就是正确、扎实的教导。   所以保罗在写了《歌罗西书》以后,决定写一封一般性的书信,来谈谈基督徒如何活出信仰,以便为他们打下坚固的根基,保护他们不被其它悄俏渗入的思想混淆,所以从《歌罗西书》带出了《以弗所书》。   两卷书信有许多共同点,同时读的话就会发现这两封信是同时写的,讲教会是基督的身体,讲家庭关系。《腓立门书》、《歌罗西书》和《以弗所书》是同时间写的,都特别谈到奴隶的事,其它书信则没有,显然保罗写这三封信的时候,心里特别想到这件事。   《以弗所书》并没有针对特定的对象,没有谈到以弗所教会的任何问题或者是异端,这卷书信早期的抄本甚至没有出现“以弗所”的地名,所以它应该是一般性的书信,要写给那个地区来传阅。   我们对以弗所教会的认识远超过新约圣经中其他的教会,有许多经文谈到以弗所教会,比如《使徒行传》十八到二十章就是在谈以弗所教会,还有《以弗所书》、《提摩太前后书》则是写给在以弗所的提摩太,谈到以弗所教会。另外在《启示录》二章也说:有一封书信要给以弗所教会。你可能不知道,但我们后面会谈到,而《约翰一书》、《约翰二书》和《约翰三书》是在以弗所写的,因为使徒约翰和耶稣的母亲玛利亚定居在以弗所,《约翰福音》也是在以弗所所写的。因此以弗所在初代教会史上是一个很重要的城市,圣经中有很多的事情都是在以弗所这个城市发生的,难怪这封信最后会留在全亚西亚省最重要的教会之中,所以我们把这卷书信称之为《以弗所书》。   这座城市位在一条东西要道和一条南北要道的交叉口,是一个大港都,不过港口被淤泥充塞以后变成陆地,今天的以弗所已经是废墟了。过去它是爱奥尼亚联盟的十二个城市之一,是一个商业和经济中心。但是有一座巨大的异教庙宇,面积420平方英尺,各位可以想象那个规模,在庙里供奉着一块陨石,从天上掉落到以弗所城的一块黑色的陨石,那是一块乌亮巨大的陨石,表面上有很多的凸出,这块黑色的陨石上每一块凸出,形状都像是女人的乳房。他们认为这就是黛安娜女神,黛安娜女神就是《圣经》当中的亚底米女神,百姓膜拜女人的乳房,这座庙就在以弗所。这块状似多乳的陨石,被供奉在祭坛上,当地有很多的银匠仿照陨石的外形打造小银像来出售,有很多人会买回家去供奉。所以,以弗所亚底米女神的铸像,也就是多乳女神,就放在家中最显眼的位置。   所以保罗到了以弗所之后,这个生意大受影响,保罗惹上的第一个麻烦就跟银匠有关,因为他害他们没生意做,没有人要买这些陨石的银像了。   各位,以弗所是一个很特别的地方,但是教会在这里建造稳固,今天在这里都还可以看得到当年约翰牧养的这间教会遗迹,另外还有玛利亚坟墓的遗迹,我们99%可以确定老迈的使徒约翰,在马利亚死了以后,自己也葬身此地,他是唯一寿终正寝的使徒,其它的使徒都遭到处决,只有约翰活到很老。   我们前面说过,《约翰福音》的信息很重要,因为他写约翰福音书的时候,已经与耶稣同行60年,对耶稣有极深的了解。
  保罗很清楚,如果要防范亚西亚的教会信仰遭到掺杂的话,最好的方法就是写信告诉他们基督徒该有的信念和行为。信中他把福音解释得非常非常清楚,《罗马书》不是用来解释福音的,我谈《罗马书》的时候提过这一点。可是《以弗所书》则是最有系统地说明基督徒的信念和行为。   我们来看看以弗所城当年的繁荣景况,这是以弗所城的遗迹,你可以想象当年这座城的规摸,这是一条主要的道路,想象山上这座庙,面积420平方英尺,供奉着当地异教徒所膜拜的陨石。   各位我想我应该先来谈谈《以弗所书》中一个主要的分界点。我们从《以弗所书》可以清楚的看出这卷书分成二个等份,而且这两部分很不一样,我们从这两个等份当中,可以看出保罗福音的特点。前半部谈到我们在基督里与上帝的关系,后半部则谈到我们在主里彼此之间的关系。很有意思,他谈到我们跟上帝的关系的时候,就用基督,但是谈到我们彼此之间的关系的时候,就用主,强调是主在掌管我们彼此之间的关系。基督让我们可以和上帝建立关系,但是主在掌管我们之间彼此的关系。   我把这前半部称之为“在里面动工”的救恩,后半部称为“向外做成”的救恩,我是引用保罗的《腓立比书》,“要做成你们得救的工夫,因为是上帝在你们心里运行。”我们得救是因为上帝在我们里面动工,但是接下来必须要天天向外完成这救恩。所以前半部在教导,后半部在讲责任;前半部讲我们是靠什么得救,后半部讲我们得救是为了什么。重点是,我们不是因为行善而得救,但是我们得救是为了行善。这很重要,世人以为我们是因为行善才得救,但是事实上得救是为了行善,完全不同。   前半部强调罪得赦免的福分,后半部强调要过圣洁的生活;前半部谈我们称义、也就是与上帝和好,后半部谈我们成圣、活出圣洁的生命;前半部强调我们被释放,我们被救赎,我们被拯救,后半部则是强调我们的回应;前半部强调敬拜和尊崇,愿颂赞归与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父上帝,但后半部强调应用、行出来;前半部强调上帝掌管一切,我们会谈到预定论的问题,这在第一章就浮现出来了,但是在后半部强调人的责任,每一项都有对应做为平衡。   前半部强调上帝的旨意和能力,旨意和能力是前半部的关键词,上帝的旨意是什么?祂有能力达成祂的旨意。但是后半部强调我们应该怎么做,以及将要面对的争战,我们应该行在爱中,行在光中,行事为人如同光明之子,我们也要打那属灵的争战,那是我们的责任。   前半部强调教会内的情况,后半部强调教会外的情况;前半部谈到福音的垂直面,后半部谈到福音的水平面。   各位,我有两点在这里要告诉你们:第一,我们一定要两者兼顾,福音如果不落实在生活中,就不是完整的福音,光是拯救我们,给我们一张天国的门票,但是对我们的生活毫无引响,这不是福音,这是第一点,一定要两者兼顾。第二点更重要,我们必须按照这个顺序来,顺序非常的重要,因为很多人以为基督徒只要行善就好,这是严重的扭曲福音,但是说信基督教只是为了得救,这也是一样扭曲福音,各位了解吗?两边都要兼顾,但是一定要照这个顺序来,因为世上其它宗教都是要先行善才能得救,你必须先变好,神才能接纳你,其它的宗教都是要求人先做好事才能被神接受,但是基督教不一样,上帝先接纳你的本相,再按祂的心意来塑造你,必须要先称义才能成圣,你必须先得救才可能活出基督的生命,各位了解吗?一定要两者兼顾,并且顺序绝对不能够错乱,要有信仰作为根基,才能够有好行为。从基督教的教义,可以明白基督徒的责任,这是《以弗所书》一开始就谈到的。   现在,我们要来看前半部,也就是第一到第三章,我们会发现第一到第三章的内容,跟敬拜上帝的顺序是一样的,保罗显然是用敬拜的态度来教导基督徒救赎的真理。他先敬拜上帝然后再祷告,然后讲道,讲完了再祷告,最后再度敬拜赞美,从这里可以看出敬拜的顺序。应该要带着敬拜的心来教导真理,不应该只是讲道,前后要有祷告和敬拜。   一开头要颂赞上帝的荣耀,不断颂赞上帝的荣耀,不断不断地颂赞上帝的荣耀,愿颂赞归与我们的上帝,祂赐给我们各样属灵的福气,这是一首颂赞诗。接着保罗说:我为你们祷告,保罗颂赞上帝的目的是让万有在基督里同归于一,那是上帝的旨意,将万有归给祂的儿子耶稣。   接着保罗他为这封信的读者,祈求上帝的旨意和能力,求神显明祂的旨意,并且赐下能力让你去完成,从头到尾都在谈上帝的旨意和能力。   接下来他讲了一篇道,有三个重点:第一,上帝的能力和旨意在基督里显明出来,上帝的能力和旨意,使基督从死里复活超过万有。第二,上帝的能力和旨意,拯救了外邦人,使他们与上帝的子民重新联合,他们从前远离以色列,如今成了以色列民,犹太人和外邦人中间隔断的墙已经拆毁了,这句经文你们应该很熟。   我要给你们看一样东西,就是这张图片,几年前考古学在耶路撒冷的圣殿遗址挖掘的时候,发现这块石灰石上面有字,这是用红漆写的字,专家解读了以后,发现它的意思是说:凡是违法越界的人,要承受死的刑罚。这是耶稣时代的圣殿中,分隔墙上的石头,外邦人院和犹太人院之间有一道分隔墙,外邦人只要越过这道墙必定要处死,要是有人带外邦人越过这道墙的话,也一样要处死。所以保罗当初才会被逮捕,各位记得吗?有人诬告保罗他带外邦人越过那个警示,保罗虽然没有真正带外邦人进去,但是在属灵上,他却带领了各地的外邦人进去,因为保罗用讲道把外邦人带进至圣所,上帝的旨意就是让世人都进入圣所,你读到“中间隔断的墙”时,会觉得不太了解这个意思,但看到这张“违法者死”的警示就会立刻明白,保罗说:如今你们靠着耶稣,可以进到上帝面前了。   从保罗信主可以看见上帝的旨意,从三个例子,可以看见上帝的旨意和能力:第一是基督从死里复活超过万有。第二是外邦人得救来加入上帝子民的行列。第三是让保罗信主来显明上帝的奥秘。他希望外邦人和犹太人在基督里联合,祂要万有在基督里同归于一。   接着保罗赞美神,这次不是为着读者祈求上帝的能力和旨意,而是希望读者能够明白上帝的能力和旨意,祂能充充足足地成就一切,超过我们所求所想的,最后他颂赞这股大能,上帝能做的事,远超过我们的想象,这是一种敬拜的事奉,你可以看见这个摸式,颂赞、祷告、讲道、然后是祷告、颂赞。也许你以前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以弗所书前半部,可以说是敬拜的事奉,整个主题是上帝的能力和旨意,以颂赞上帝的旨意开始,以颂赞祂的能力结束,都在讲上帝的大能和上帝的旨意,上帝的目的和上帝的旨意,而且祂有能力完成这旨意,没有什么能够拦阻上帝完成祂的旨意,因为上帝掌管一切,这就是第一到第三章的简要大纲。   现在看看第四到第六章的大纲,这段主题完全不同,这里的重点在于我们的反应,敬拜之后,我们接下来应该做什么呢?明白了一到三章之后,我们应该做什么呢?这对我们的生命有什么影响?   首先他说:我们必须行出来。你可以在灵里跳跃,在灵里跳跃,但是上帝要的是在灵里行走的人。走路不像跳跃那么了不起,但是走路其实很有趣,先抬起一脚,在距离脚尖前方大约45公分处放下来,然后抬起后脚,再放到另一只脚前面,为什么走路很重要呢?走路是一次走一步,往正确的方向走,就这样而已,走路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但是上帝在找行走的人,行在光中,行在爱中,行出上帝儿女的样子,重要的是我们要行走而不是跳跃,有的时候需要跳跃,但是重点是行走,一步一步向前走。   基督教信仰是一段旅程,是一条道路, “道”是基督教信仰的第一个称呼,这是基督的名字,祂说:我就是道路,保罗说与神同行的生命要有八种态度,第一要谦卑,因为这是合一的秘诀,基督徒若不谦卑,就不可能合一,骄傲会破坏合一,所以第一种态度是谦卑。你如果晓得上帝有多么了解你,你就会谦卑而行。   有一段期间我很生气,因为有人说谎毁谤我,我因此失去了一些事奉机会,那是七、八年前的事了,我生气是因为失去一些事奉机会,我到上帝面前发牢骚,你猜上帝怎么说?祂说:别人再怎么毁谤你,都没有你的真面目丑陋。我笑了出来,我跟师母说,她也笑了出来,我就释放了。尽管这样,上帝还是爱我,还是使用我,所以现在要是有人毁谤我,我会感谢主,因为他们不晓得我的真面目,耶稣知道真相,对你了如指掌,这让我们不得不谦卑,因为祂知道你的真面目。我们要谦卑而行,我们要谦卑而行,我来读一首诗给大家听:   我这个罪人带着圣徒的真情,伤心地呼求说 主啊,我的心如此丑陋,我是罪人中的罪魁 这时我的守护天使,在我身后轻声说:虚荣的人啊,你还排不上呢。   知道吗,连谦卑都有假的,假的谦卑不是谦卑,“不行不行,这个我不行啦。”这是假的谦卑,真正谦卑的人会说:我今日成了何等人,全是倚靠主的恩典,若不是上帝的恩典,我今天会是什么景况?   再来是合一的态度,因为只有一个身体,只有一灵、一信、一洗,只有一个上帝和天父,要抱着合一的态度而行,因为不管我们在哪些方面看法不同,都是靠同一个耶稣得救,靠相同的宝血得救,往相同的未来前进,我们有同样的灵,抱着合一的态度而行,抱着成熟的态度而行,要长大成人,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所以上帝给我们使徒、先知、牧师、布道家、教师,并赐下许多恩赐来建造我们,来帮助我们成熟和成长,长大成人的一个记号是有一致的信仰,团契的基础不在信仰一致,而在同有一灵,最后达成一致的信仰。   很多福音派人士以教义合一,做为合一的基础,于是他们反对跟别的教派来往,比如天主教或灵恩派。其实合一的基础是同有一灵,当我遇到也受过圣灵洗礼的人,我会跟他来往,我们的信仰也许还不一致,这得等到成熟时才可能。所以保罗吩咐我们要同有一灵,直到我们有一致的信仰,目标是一致的信仰,这是最后的目标,不是起点,各位了解吗?只要遇到有圣灵内住的人,他就是我们主内的肢体,即使他有些教义还搞不清楚,其实你也不见得都对,也许你对一些教义的看法也需要修正,目标是要长大成人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有一致的信仰,不再被其它的教导左右。   再来行事为人要正直。第五章一开始就列举一些道德操守,不要讲黄色笑话,就是这么实际的行动,在第五章中间谈到具备正直的品格,就不会轻易跌倒,以友善的态度互相对待。这里再度提到彼此饶恕,如同基督饶恕你们,基督徒要友善,要彼此包容,但不是包容过犯或罪,而是互相包容,彼此友善对待。   再来是行出纯洁。保罗说要被圣灵充满,要被圣灵充满,动机要纯洁,内心要纯洁,动机和内心。另外还要顺服,可是问题是“仆人”和“顺服”这些字眼已经不受欢迎了,但是我们要抱持顺服的态度,在基督里彼此顺服,这是成熟的标记,抱持顺服的态度。他再度提到这三种关系,妻子对丈夫,子女对父母,仆人对主人或雇主,都要甘心顺服,但是另一方也要抱持负责的态度。   保罗在这里讲了一些话,对做丈夫的是个大挑战,丈夫要爱妻子、如同基督爱教会,师母跟我说过不只一次,当你顺服基督的时候,我就乐意顺服你,各位那是责任的一面,丈夫、父母和雇主,对他们所带领的人有责任,要对他们负责,这是很实际的行走,每天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往正确的方向走。   再来我们谈到属灵的争战,这是《以弗所书》很受欢迎的一段经文,教会常朗读这段经文,谈到穿戴上帝的全副军装,我们不是跟人打仗,跟人打仗容易多了。有些基督徒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跟人打仗,我们不是跟属血气的争战,而是跟天上那些执政的、掌权的争战,我们是与基督一同坐在天上,各位真的是这样,你以为我是站在这里吗?你的感官这样告诉你,但是你错了,其实我此刻是坐着,真正的我现在跟基督一同坐在天上,那才是我真正的情况。我的身体此刻站在这里,但是我一断气,就不会晓得我的身体在哪里,只会晓得我的灵在哪里,就是与基督一同坐在天上。   我们可以说基督徒确实已经在天上,只是感官却一直说我们仍然在地上,所以我们经常会忘记什么才是真的。其实上帝已经赐给我们天上各样属灵的福气,并让我们与祂同坐天上,如今我们已经在天上,你是与基督同坐在天上,那才是你真正的住所。身体的感官一停止运作,你就会明白你与祂同坐天上,但是天上那些执政、掌权者也在那里,你每次进入属天的领域,就会遇到争战,你需要穿戴上帝的军装,才抵挡得住,万万不能撤退,这副军装不能保护你的背部,所以绝对不要转身向后跑,在你没有办法前进的时候,也要尽力站立得稳,绝对不要向后退。耶稣说向后退的人,就像手扶着犁向后看。绝对不能撤退,这副军装只能保护前面、不能保护背部,这一点很有意思,你要尽力站稳了,站稳了拿起信心的盾牌。   其实这里所讲的盾牌是覆着皮革的木盾,是很软的木料,你可能会想这种盾牌有什么用?这是罗马士兵用的盾牌,因为敌人的火镖射来时,会陷入木盾,火就熄了,恶者的火镖一遇到你的信心就会通通熄灭。   这副军装的个个部分都是必要的,你需要把你的头遮住,你需要把你的心遮住,你需要抬头挺胸,系紧腰带,然后挂好剑,把福音当作预备走路的鞋穿在脚上,所以争战的时候需要穿戴军装。   不但需要保护,还要靠着圣灵祷告,这是最大的利器。你需要保护,但你更需要祷告,靠着圣灵祷告,这是《以弗所书》四到六章的大纲。  
各位,我们还有一点时间,接下来这段时间,我想跟你们谈一谈预定论。我们要开门见山的来谈预定论,因为误解了预定论的话,可能会带来很糟糕的后果。   有些人对预定论的诠释就是,以为人是机器人或木偶,不可能抗拒上帝的旨意。可是事实上,我们和上帝像是合伙人。根据圣经,上帝和人之间是活的关系。   有一首诗歌说:你是陶匠,我是泥土。好像我毫无自主的能力,神要怎么操控我都行,就像陶匠捏陶土一样,但是你看《耶利米书》十八章,上帝差先知去陶匠家,从陶匠和陶土的关系学习。陶匠一心一意要把陶土捏成一只漂亮的花瓶,但是陶土不肯顺从陶匠的意思,陶匠就把陶土放回整团土中,再度放回转轮上,然后做成一只粗厚的锅子,上帝问耶利米是否从陶匠和陶土的关系学到什么,陶匠原本打算把陶土捏成一只漂亮的花瓶,但是陶土不肯顺从他的意思,陶匠就把它做成一只粗糙的锅子,这就是预定论的含意。   上帝已经为你安排了命定,但是祂不会强迫你,上帝不会强迫你要接受,如果你愿意回应祂的安排,就会得到祂在创世时就为你安排好的命定,但是并不是上帝怎么样安排,你就跑不掉,因为上帝并不会强迫你。了解我的意思吗?   那块陶土错过了它原先的命定,陶匠原本打算把它捏成漂亮的花瓶,上帝对耶利米说:我本想将以色列造成漂亮花瓶,装满我的怜悯,却不得不把他们造成丑陋的花瓶,装满我的审判,但他们若是悔改,我会再把他们造成漂亮的花瓶。   神对我们的命定,不是粗糙的锅子,祂命定我们成为漂亮的花瓶来装祂的怜悯。   我父亲知道,我长大后想在农场工作,我每次放假就到农场,十六岁毕业以后就在农场工作,每天早上四点起来挤90头牛的奶,我热爱农场的工作,但是我不晓得我父亲已经安排好,要让我在21岁的时候接管苏格兰的一个农场,那是我们家族的一个农场,他打算租来给我使用。现在我每一次经过那个农场都会想,我本来很可能还在那个农场挤牛奶,不过主耶稣先插了手,告诉我祂对我的计划,后来我父亲告诉我,我21岁的时候可以接管那个农场,但是他晚了一步。假如我当初接受了那个农场,我就可以说我父亲预先安排我接管这农场,他在我还不知道的时候就先安排好了。   所以,各位,我要告诉你们,“预定”的意思就是预先决定结局。但是有一些人就说上帝把我们当成任人摆布的木偶,强迫我们接受祂的安排,其实不然,上帝预先安排我们将来要得荣耀,你可以拒绝上帝预先的安排,也可以接受这个安排。你若是接受,将来就可以说,祂在创世时就已为我做这个安排。   现在来看预定论的两种看法,一般人对预定论的看法是,神的拣选是让某些人得救,某些人不会得救,认为上帝老早就决定好,一个人会不会得救。所以他们相信,人无法抗拒上帝的恩典,上帝一旦决定你会得救,你就一定会得救,你无法改变这件事,你无法抗拒祂的恩典,所以你生命的归宿是由上帝的拣选来决定,人最终会上天堂还是地狱,完全是看上帝的拣选。上帝已经决定好了,没有商量的余地,所以灵魂失丧的人不是因为他们做错什么,而是他们没有被拣选。所以认为人应该是先重生再悔改相信,因为没有重生就不能悔改信主,先重生才能开始悔改和相信,所以你的信仰必定会坚持到底,因为上帝的恩典无法抗拒,你可以百分之百确定,最后一定上天堂。这是对预定论常见的看法,很多人认为这是加尔文的看法,其实这不是加尔文的教导,而是继承他的后人,他的名字叫作毕哲,很多人搞不清楚状况,把它称为加尔文主义。   加尔文曾经在他的书里教导说,人可能失去救恩。不过就预定论,他是被人贴错了标签了,不过这是题外话。   研究圣经中的预定论,会发现蒙拣选的重点不在得救而在于事奉,蒙拣选的人不是拥有特权,而是必须肩负责任,你蒙拣选是要出来事奉,而且重点不在拣选个人,而是拣选一个民族、蒙拣选的民族。而且仔细的研究就会发现,恩典必非不能拒绝,你可以拒绝神的恩典,完全是看你的信心,看你是否相信,是否持续相信。   第二,你将来是到天上或地狱,不是由上帝选择而是由你选择,看你对上帝的恩典,是选择回应还是拒绝。   第三,我们是悔改相信之后才重生,不是在之前。我们得先悔改相信,上帝才能在基督里赐给我们新生命。   第四,“忍耐到底”是上帝对你的要求,不是保证,祂要你忍耐到底,跟葡萄树连结,成为得胜者,常在基督里,持守信心,不是靠行为得救,而是靠持续的信心,这一点非常重要,非常重要。一般认为,这个看法是由亚米念所提出,很多人没有进一步研读他的作品,就拒绝了这个看法,我仔细看过他的作品,他是个荷兰人,他真的是一个非常敬虔的人,他在世的时候没有人敢反驳他,只敢在他死后才攻击他。他一生是一个敬虔的人,我读了他的作品以后,一点也不怕跟他扯上关系,但是重点不在接受加尔文的看法或是亚米念的看法,重点是在圣经怎么说?   我相信预定论,我相信我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是上帝早就预定好的,我相信在我明白上帝存在之前,祂就已经预定我将来会上天堂,在我爱祂之前祂就已经先爱我,是祂拣选我,不是我选择祂。我相信是因为我没有抗拒祂的恩典,我接受祂的恩典,持续相信,将来才能够到天上。   我谈这个是因为我认为这个很重要,各位一定都听过,有一句非常流行的陈腔烂调说,一次得救永远得救,这句话很糟糕,更何况一次得救是什么意思呢?我乃是走在得救的路上,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得救,就像美国南方黑人牧师的祷告:主啊,我只是一个半成品,我离将来的成品,还有一段距离,但是赞美主,我不再是从前的我。   我们正走在得救的路上,救赎是一个过程,不是瞬间发生的神迹,所以我跟大家一样都在等候主第二次再来,祂将会再来,救赎那些等候祂的人,到那时我才会完全得救,全部的我会得救、包括这个老旧的身体,我不希望这个看法使你们分裂,不要让这个来破坏了我们当中的关系。   但是我认为第一种预定论的看法是不对,这种预定论的看法根本就破坏了陶匠和陶土之间那种活的关系,陶匠决定要把我造成像基督那样荣美的人,祂预定我要成为这个样子,早在我出生之前就已经决定好了,但是在我17岁那年,祂用恩典触摸了我的生命,我可以选择拒绝祂的恩典,也可以选择接受,接受祂的恩典就是接受祂对我预定的计划,这就是我所说的“活的”关系。   我可以告诉各位,这种预定论绝对不主张上帝没有拣选某一些人得救,因为圣经上说:上帝要人人都能得救,这是上帝的愿望,谁能阻止祂呢?只有拒绝祂和拒绝圣灵的人才无法得救,圣经上说我们有可能伤圣灵的心,拒绝圣灵。第一个殉道的基督徒向处决他的人说:你们一再拒绝圣灵。   我们有可能拒绝上帝,但这并不表示上帝比我们软弱,上帝因为爱我们,所以甘愿被我们的拒绝刺伤,实在叫人难以相信。上帝不会强迫任何人做祂的儿女,不会强迫任何人上天堂,也不会强迫任何人当基督徒,但是因着上帝的恩典和慈爱,祂预定一个美满的归宿要赐给每一个人,这是为爱祂的人所预备的。   各位,我不把预定论看成教义,而是一种生命的体验,我知道在我选择祂之前,祂就已经拣选我,在我晓得这件事之前,祂就已经预定一切,我也知道我可以拒绝,成为上帝为我预定的样式,但我渴望进入祂的命定。   我们一起来祷告:   天父,我们很容易钻进教义和神学的牛角尖里,但是我们要赞美你是神,你在创世以前,就已经在基督里拣选了我们,谢谢你进入我们的生命,让我们真实体验你的恩典,谢谢你使我们能够悔改和相信,没有拒绝你,我们要将赞美和荣耀归给你,谢谢你将来会让万有在基督里同归于一,你有能力完成你的旨意,你也呼召我们来参与你的旨意,我们全心全意向你的恩典和圣灵降服。主啊!你是我们所有,我们要永永远远赞美你,因为耶稣再来的时候,我们将得到完全的救赎。奉耶稣的名祷告、阿们。

图片、表格:第19讲:以弗所书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